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有CO、SO2、NO、NO2等.(1)利用氨水可以将SO2、NO2吸收,原理如图1所示.请写出NO2被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科研工作者目前正在尝试以二氧化钛(TiO2)催化分
题目详情
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有CO、SO2、NO、NO2等.
(1)利用氨水可以将SO2、NO2吸收,原理如图1所示.
请写出NO2被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科研工作者目前正在尝试以二氧化钛(TiO2)催化分解汽车尾气的研究.
①已知:
反应Ⅰ:Ⅰ:2NO(g)+O2(g)═2NO2(g)△H1 =-113.0 kJ•molˉ1
反应Ⅱ:2SO2(g)+O2(g)═2SO3(1)△H2 =-288.4 kJ•molˉ1
反应Ⅲ:3NO2(g)+H2O(g)═2HNO3+2NO(g)△H3 =-138.0 kJ•molˉ1
则反应NO2(g)+SO2(g)═NO(g)+SO3(1)△H4=___
②已知TiO2催化尾气降解原理可表示为:
2CO(g)+O2(g)⇌2CO2(g)△H5;
2H2O(g)+4NO(g)+3O2(g)⇌4HNO3(g)△H6.
在O2、H2O(g)浓度一定条件下,模拟CO、NO的降解,得到其降解率(即转化率)如图2所示.请解释t s后NO降解率下降的可能原因___.
(3)沥青混凝土也可降解CO.图3为在不同颗粒间隙的沥青混凝土(α、β型)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CO降解率变化.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在50℃时在α型沥青混凝土容器中,平衡时O2浓度为00.01mol•L-1,求此温度下CO降解反应的平衡常数___.
②下列关于图2的叙述正确的是___
A.降解率由b点到c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CO降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b<Kc
B.相同温度下β型沥青混凝土中CO降解速率比α型要大
C.d点降解率出现突变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后催化剂失效
③科研团队以β型沥青混凝土颗粒为载体,将TiO2改为催化效果更好的TiO2纳米管,在10℃~60℃范围内进行实验,请在图2中用线段与“
”阴影描绘出CO降解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可能出现的最大区域范围___.
(4)TiO2纳米管的制备是在弱酸性水溶液中以金属钛为阳极进行电解,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
(1)利用氨水可以将SO2、NO2吸收,原理如图1所示.

请写出NO2被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科研工作者目前正在尝试以二氧化钛(TiO2)催化分解汽车尾气的研究.
①已知:
反应Ⅰ:Ⅰ:2NO(g)+O2(g)═2NO2(g)△H1 =-113.0 kJ•molˉ1
反应Ⅱ:2SO2(g)+O2(g)═2SO3(1)△H2 =-288.4 kJ•molˉ1
反应Ⅲ:3NO2(g)+H2O(g)═2HNO3+2NO(g)△H3 =-138.0 kJ•molˉ1
则反应NO2(g)+SO2(g)═NO(g)+SO3(1)△H4=___
②已知TiO2催化尾气降解原理可表示为:
2CO(g)+O2(g)⇌2CO2(g)△H5;
2H2O(g)+4NO(g)+3O2(g)⇌4HNO3(g)△H6.
在O2、H2O(g)浓度一定条件下,模拟CO、NO的降解,得到其降解率(即转化率)如图2所示.请解释t s后NO降解率下降的可能原因___.
(3)沥青混凝土也可降解CO.图3为在不同颗粒间隙的沥青混凝土(α、β型)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CO降解率变化.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在50℃时在α型沥青混凝土容器中,平衡时O2浓度为00.01mol•L-1,求此温度下CO降解反应的平衡常数___.
②下列关于图2的叙述正确的是___
A.降解率由b点到c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CO降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b<Kc
B.相同温度下β型沥青混凝土中CO降解速率比α型要大
C.d点降解率出现突变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后催化剂失效
③科研团队以β型沥青混凝土颗粒为载体,将TiO2改为催化效果更好的TiO2纳米管,在10℃~60℃范围内进行实验,请在图2中用线段与“

(4)TiO2纳米管的制备是在弱酸性水溶液中以金属钛为阳极进行电解,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流程图知,NO2被NH4HSO3吸收生成N2,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NO2得电子被还原,则HSO3-失电子被氧化,被氧化生成SO42-,反应的方程式为:4NH4HSO3+2NO2=N2+4NH4HSO4,离子方程式为2NO2+4HSO3-═N2+4SO42-+4H+,
故答案为:2NO2+4HSO3-═N2+4SO42-+4H+;
(2)①反应Ⅰ:2NO(g)+O2(g)═2NO2(g)△H1 =-113.0 kJ/mol
反应Ⅱ:2SO2(g)+O2(g)═2SO3(1)△H2 =-288.4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Ⅱ-Ⅰ)×
得反应NO2(g)+SO2(g)═NO(g)+SO3(1),则△H4=[(-288.4 kJ/mol)-(-113.0 kJ/mol)]×
=-87.7 kJ/mol
故答案为:-87.7 kJ/mol;
②可能的原因是t s后发生反应2NO=N2+O2生成氮气,并且NO浓度降低,2H2O+4NO+O2⇌4HNO3平衡逆向移动,造成HNO3浓度降低,
故答案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可能发生反应2NO=N2+O2生成氮气,NO浓度降低,使平衡2H2O+4NO+3O2⇌4HNO3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①CO的降解率为x,设起始CO浓度为1mol/L,
2CO(g)+O2(g)⇌2CO2(g)
开始(c) 1 0
变化 x
x x
平衡 1-x 0.1 x,
k=
=
=
,
故答案为:
;
②A.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升高向吸热方向进行,即向逆反应方向进行,k=
,故k减小,即Kb>Kc,故A错误;
B.由图得,相同温度下β型沥青混凝土中CO降解速率比α型要大,故B正确;
C.d点降解率出现突变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后催化剂失效,故C正确;
故答案为:BC;
③据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故图为
,
故答案为:
;
(4)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电极反应方程式为Ti-4e-+2H2O=TiO2+4H+,
故答案为:Ti-4e-+2H2O=TiO2+4H+.
故答案为:2NO2+4HSO3-═N2+4SO42-+4H+;
(2)①反应Ⅰ:2NO(g)+O2(g)═2NO2(g)△H1 =-113.0 kJ/mol
反应Ⅱ:2SO2(g)+O2(g)═2SO3(1)△H2 =-288.4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Ⅱ-Ⅰ)×
1 |
2 |
1 |
2 |
故答案为:-87.7 kJ/mol;
②可能的原因是t s后发生反应2NO=N2+O2生成氮气,并且NO浓度降低,2H2O+4NO+O2⇌4HNO3平衡逆向移动,造成HNO3浓度降低,
故答案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可能发生反应2NO=N2+O2生成氮气,NO浓度降低,使平衡2H2O+4NO+3O2⇌4HNO3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①CO的降解率为x,设起始CO浓度为1mol/L,
2CO(g)+O2(g)⇌2CO2(g)
开始(c) 1 0
变化 x
1 |
2 |
平衡 1-x 0.1 x,
k=
c2(CO2) |
c2(CO)c(O2) |
x2 |
0.12×(1-x)2 |
100x2 |
(1-x)2 |
故答案为:
100x2 |
(1-x)2 |
②A.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升高向吸热方向进行,即向逆反应方向进行,k=
c2(CO2) |
c2(CO)c(O2) |
B.由图得,相同温度下β型沥青混凝土中CO降解速率比α型要大,故B正确;
C.d点降解率出现突变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后催化剂失效,故C正确;
故答案为:BC;
③据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故图为

故答案为:

(4)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电极反应方程式为Ti-4e-+2H2O=TiO2+4H+,
故答案为:Ti-4e-+2H2O=TiO2+4H+.
看了 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有CO、S...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操作、观察:任意画⊙O,在⊙O内任取一点P(不为圆心),过点P直线l,交⊙O于点A、B.若直 2020-05-13 …
如图,圆O是三角形ABC的外接圆,点I是三角形ABC的内心如图,AB是圆o的直径,AM和BN是圆o 2020-05-14 …
如图,O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将一块腰长足够长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纸板的直角顶点放在O处, 2020-06-04 …
地球上的能量,从源头上说来自太阳传到地球表面的辐射.假定不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太阳到达地球表面 2020-06-11 …
如图,∠O=30°,任意裁剪的直角三角形纸板两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与∠O的两边分别交于D、E两点.(1 2020-07-14 …
阿基米德撬动地球的设想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O为支点).用垂直杠杆向下的作用力撬动地球时,动力臂是( 2020-11-30 …
(2014•吉州区二模)如图在⊙O中,图1中△ABC内接于⊙O且∠ABC=90°,图2中△A1BC1 2020-12-18 …
如图①-④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O2和甘油通过图①方式运输B.图②是细 2020-12-24 …
(原创题)如图所示,扇形OAB从图①无滑动旋转到图②,再由图②到图③,∠O=60°,OA=1.(1) 2020-12-27 …
如图所示,用长为1m的轻质细线将质量为100g的小球悬挂于O点.小球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A处,此时细线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