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

题目详情
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中“寒雪”   “内集”   “欣然”   “大笑乐”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陈太丘与友期》中“君”   “尊君”   “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吗?
古代神话中说月亮上有桂树等,下面这着小故事就是有这个说法引出的.读后评价一下徐孺子的观点.
       徐孺子年九岁,尝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尽量写少,因为要写在课本上.(→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一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两篇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答案:.第一问是开放性的,说“家庭气氛”也不限于列出的那些词语,能从整体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气氛更好.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择一两个.
第二问:“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按:“儿女”在古诗文中亦有专指子女的用法,如杜甫“遥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月夜》)“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诸句中,“儿女”皆指子女.
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第一问是常识性的,有这类常识,读文言文才不至于弄错人称.“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家君”的用法见课文注释.
第二问是探究性的,学生可以发表不同见解.
二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答案:
1.“俄”,又常与“而”“顷”诸字连用,皆片刻义.“欣然”,高兴地.然,语助,无义;或作“……的样子”.
2.“拟”,比、比拟.这是古义.唐以后才有准备、打算义,如“比拟好心来送喜”(唐代民歌),“也拟泛轻舟”(宋李清照词《武陵春》).
3.“未若”,比不上.
4.“乃”,这里是“才”的意思.按:此字用法较多,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切忌多讲,碰上一种说一种最好.
5.“期”,约会、约定.“委”,舍弃.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设题目的是诱发学生评价诗句的兴趣,评价质量的好坏是次要的,有争论更好.
最后一问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也可以引下面这首诗为例.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四、古代神话中说月亮上有桂树等,下面这则小故事就是由这个说法引出的.读后评价一下徐孺子的观点.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世说新语·言语》)
从古至今,月亮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徐孺子九岁时,天真无邪,冰雪聪明.他不能忍受大人关于砍伐月中桂树的议论,可能认为这样会破坏月亮的自然之美.他从“人眼中有瞳子”的事实中受到启发,认为月中若无桂树,必定也会像“瞎了眼”一般,不再明亮了.他用儿童的思维和眼光看月中桂树的当有当无,机敏有趣.古人讨论月中桂树的诗词很多,如杜甫的《一百五日夜对月》诗:“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白居易的《东城桂》诗:“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辛弃疾的《太常引》词:“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