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注①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②

题目详情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①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②摇落:零落。
小题1:作者登临远眺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小题2:第三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登台,秋景秋意,勾起了作者 怀乡思归 的感情(1分);凭吊零落萧条寂静的南朝古迹,触景生情,抒发了 朝代更替 (或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人世无常)的 惆怅悲伤 之情。(2分)
小题2:从 视觉和听觉 (2分)的角度写景,写诗人 看到夕阳依旧照在吴公台上,听到悲凉的钟声在寂静的林子里回响 (分析1分)。从而描绘了 悲凉 寂静 (意境2分)的环境特点。
评分标准补充说明:只分析“寒磬满空林”的手法,只能得一半的分,例如运用了以动衬静(1分)的手法,以悲凉的钟声在寂静的林子里回响衬托环境的寂静、荒凉(分析1分)。


小题1:

点评: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表现手法的判断是基础,是关键。因为这种手法的判断出现了问题,而其后的解说和表达效果都已经偏离正确的轨道,整个题目就可能不得分了。所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手法的判断一定要谨慎和认真。对此,要认真熟练掌握各种表达技巧的特征,并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这样才能根据具体的诗句来作出准确的判断。
看了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人少,云峰水  2020-06-09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人来少,云峰  2020-06-09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  2020-06-09 …

中国古代名词“刍童”原来是草堆的意思,古代用它作为长方棱台(上、下底面均为矩形的棱台)的专用术语,  2020-06-13 …

祝英台近·司马相如帮忙改改~~~祝英台近·司马相如凤求凰,凤求凰,一曲诉衷肠.萧风落木,弦断仍情长  2020-06-22 …

英语翻译阅读唐诗回答问题:唐诗是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台摇落后,秋入忘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2020-06-25 …

英语翻译大同的特色我叫XX,我生活在古都大同,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众多的特色.从雕塑方面来说  2020-07-05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2020-07-28 …

1916年起,台湾总督府陆续调查台湾民间信仰,并编写《寺庙台帐》、《寺庙调查书》、《台湾宗教调查报告  2020-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