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
题目详情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①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②摇落:零落。 小题1:作者登临远眺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小题2:第三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小题1:登台,秋景秋意,勾起了作者 怀乡思归 的感情(1分);凭吊零落萧条寂静的南朝古迹,触景生情,抒发了 朝代更替 (或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人世无常)的 惆怅悲伤 之情。(2分) 小题2:从 视觉和听觉 (2分)的角度写景,写诗人 看到夕阳依旧照在吴公台上,听到悲凉的钟声在寂静的林子里回响 (分析1分)。从而描绘了 悲凉 、 寂静 (意境2分)的环境特点。 评分标准补充说明:只分析“寒磬满空林”的手法,只能得一半的分,例如运用了以动衬静(1分)的手法,以悲凉的钟声在寂静的林子里回响衬托环境的寂静、荒凉(分析1分)。 |
| 小题1: 试题分析:悠悠古台,树叶飘落,景物萧条,诗人在一个秋天的日子里站在古台上遥望着故乡。可是眺望远处的山峰却阻隔着一条很深的水。见到眼前的如此荒凉景物,此时此刻的诗人内心更是寂寞,空虚,孤独,有种失落的感觉。夕阳映着吴公台旧垒,依依不去,空荡的山林中,回响清冷的磬声。南朝旧事早成陈迹,真叫人惆怅,唯独这长江,自古至今奔流不停。可见诗人登台,秋景秋意,想起了家乡;吴公台旧垒,触景生情,物是人非的惆怅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点评:考点的重点在于把握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抒发的情感,以及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态度。诗歌是一个整体,对思想内容和观点的把握要以语言审读为基础,以形象鉴赏为突破,以表达技巧特别是艺术构思的把握为动力,全面分析。做这类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先抓住诗歌的标题,从而了解诗歌的题材,即诗歌的主题类别。比如本诗从标题看是送别诗,我们可以结合送别诗常表现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可以就比较容易了。 小题2: 试题分析:问如何写景?这类问法,解答的思路一般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描写角度,包括时空角度和感官角度;描写手法,包括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最后要指出描写的效果。诗的第三联,第一句从视觉角度,第二句从听觉角度,突出环境的悲凉和寂静。 点评: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表现手法的判断是基础,是关键。因为这种手法的判断出现了问题,而其后的解说和表达效果都已经偏离正确的轨道,整个题目就可能不得分了。所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手法的判断一定要谨慎和认真。对此,要认真熟练掌握各种表达技巧的特征,并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这样才能根据具体的诗句来作出准确的判断。 |
看了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人少,云峰水 2020-06-09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2020-06-09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 2020-06-09 …
描写秋天的古诗1.描写秋天的风的古诗.2.描写秋天的雨的古诗.3.描写秋天的霜的古诗.4.描写秋天 2020-06-11 …
甲秋词乙天净沙秋思自古逢秋悲寂寥,古藤老树栖鸦,我言秋日胜春朝.小桥流水人家,晴空一鹤排云上,古道 2020-06-19 …
英语翻译阅读唐诗回答问题:唐诗是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台摇落后,秋入忘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2020-06-25 …
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下列说法不对的一 2020-07-02 …
英语翻译大同的特色我叫XX,我生活在古都大同,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众多的特色.从雕塑方面来说 2020-07-05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2020-07-28 …
阅读《故都的秋》回答2个问题1.为什么文章主体部份体现要插入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的评论2、中国文人与秋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