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三衢道中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①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注释:①泛,乘船。小题1此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①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①泛,乘船。
【小题1】此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推知?此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小题2】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对此诗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1】(1)初夏。(1分)从梅子黄时,绿阴不减,黄鹂声可以推知。(1分,任意两点)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的心情。(2分)
【小题2】诗人主要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出这种心情的(借景抒情)。(1分) “睛”字,在黄梅雨季能有“日日晴”岂不喜出望外? “绿阴”,绿阴添凉爽,走起路来轻松,此二可喜也。三是“黄鹂四五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更使诗人感到高兴。(3分,一点2分,两点3分。)
解析
【小题1】
分 析:
首句写出行时间,“梅子黄时”指五月。根据“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可以判断什么季节;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但现在却“日日晴”,写天晴,也是写诗人的愉快心情。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分 析:
本题可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回答。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诗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名取自黄巢的诗作“待到秋来九月八,我开花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 2020-04-08 …
九九重阳,古人有登高赏菊的风俗.黄巢曾写有赞美菊花的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浓郁的 2020-04-08 …
中国有一首古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怒力,老大徒伤悲。”下列诗句中与此诗意思相近的是( 2020-05-14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表达诗人怎样的 2020-06-18 …
张艺谋导演曾借用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这首诗的作者曾率领起义军 2020-07-28 …
黄巢的诗作:“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意思是 2020-11-11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诗《不第后赋菊 2020-11-24 …
唐代诗人王之涣由长安回并州路经蒲州时,曾写了一首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20-11-28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各题。(5分)菊花(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2020-12-03 …
九九重阳,古人有登高赏菊的风俗.黄巢曾写有赞美菊花的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浓郁的花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