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数学-->
第一个发现圆周率的是谁?不要说祖冲之,说第一个发现的,祖冲之不是第一个发现的,而是发现圆周率小数点后的第7位小数
题目详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求无理数π的近似值,我国古代数学家早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汉初年的数学书《
周髀算经》里已经载有“周三径一”,称之为“古率”,就是说,直径是1的圆,它的周长是3.
到了西汉末年,刘歆(约分元前50年到公元23年)定圆周率为3.1547,到了东汉时代,张衡(公元78-139年)求得两个比,一是92 29=3.17241…,另一个是10,约等于3.1622.(印度数学家罗笈多也曾定圆周率为10,但已迟于张衡500多年.)
到了三国时,魏人刘徽(公元263年)创立了求圆周率的准确值的原理,他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的前三位数字是π≈3.14…,称为徽率.
到南北朝时代的祖冲之(公元429年—500年),他已推算出
3.1415926<π<3.1415927.
也就是π≈3.1415926…,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圆周率准确到7位小数的人.祖冲之又提出了用两个分数表示π的近似值.即22 7及355 113,分别称为π的约率和密度.
在祖冲之发现密率一千多年后,欧洲的安托尼兹(16世纪~17世纪)才重新发现了这个值.
参考资料:数学教参
周髀算经》里已经载有“周三径一”,称之为“古率”,就是说,直径是1的圆,它的周长是3.
到了西汉末年,刘歆(约分元前50年到公元23年)定圆周率为3.1547,到了东汉时代,张衡(公元78-139年)求得两个比,一是92 29=3.17241…,另一个是10,约等于3.1622.(印度数学家罗笈多也曾定圆周率为10,但已迟于张衡500多年.)
到了三国时,魏人刘徽(公元263年)创立了求圆周率的准确值的原理,他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的前三位数字是π≈3.14…,称为徽率.
到南北朝时代的祖冲之(公元429年—500年),他已推算出
3.1415926<π<3.1415927.
也就是π≈3.1415926…,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圆周率准确到7位小数的人.祖冲之又提出了用两个分数表示π的近似值.即22 7及355 113,分别称为π的约率和密度.
在祖冲之发现密率一千多年后,欧洲的安托尼兹(16世纪~17世纪)才重新发现了这个值.
参考资料:数学教参
看了第一个发现圆周率的是谁?不要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两个底面直径相等的圆柱,他们的高的比是5:3,第一个圆柱的体积是480立方厘米,第二个圆柱比第一个 2020-03-30 …
第一个发现圆周率的是谁?不要说祖冲之,说第一个发现的,祖冲之不是第一个发现的,而是发现圆周率小数点后 2020-03-31 …
1、有两个等底的圆柱,第一个圆柱的高是第二个圆柱高的4/5,第一个圆柱的体积是3.2立方厘米,第二 2020-05-21 …
边城第七章文中说“祖父的心情也变了些”.那么祖父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呢? 2020-05-22 …
高分求助求和公式(N个同心圆上的等距点求和)条件:1.一组同心圆,圆的总数是变量.2.每相邻两个同 2020-06-09 …
正24576边形在祖冲之那个年代是怎么画出来的啊?中国历史说,祖冲之运用正24576边形算出了圆周 2020-06-14 …
袓国.,,小燕子说:祖国有温暖的泥窝,小白鹅说,祖国有爱的小河,小山羊袓国.,,小燕子说:祖国有温 2020-07-07 …
蟑螂的生命力很旺盛,它繁衍后代的方法为:下一代的数目永远会是上一代数目的5倍,也就是说如果蟑螂始祖 2020-07-25 …
如图,以点O为圆心的20个同心圆,它们的半径从小到大依次是1、2、3、4、…、20,阴影部分是由第 2020-07-26 …
如图,以点O为圆心的22个同心圆,它们的半径从小到大依次是1,2,3,4,…,20,阴影部分是由第 2020-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