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数学-->
第一个发现圆周率的是谁?不要说祖冲之,说第一个发现的,祖冲之不是第一个发现的,而是发现圆周率小数点后的第7位小数
题目详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求无理数π的近似值,我国古代数学家早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汉初年的数学书《
周髀算经》里已经载有“周三径一”,称之为“古率”,就是说,直径是1的圆,它的周长是3.
到了西汉末年,刘歆(约分元前50年到公元23年)定圆周率为3.1547,到了东汉时代,张衡(公元78-139年)求得两个比,一是92 29=3.17241…,另一个是10,约等于3.1622.(印度数学家罗笈多也曾定圆周率为10,但已迟于张衡500多年.)
到了三国时,魏人刘徽(公元263年)创立了求圆周率的准确值的原理,他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的前三位数字是π≈3.14…,称为徽率.
到南北朝时代的祖冲之(公元429年—500年),他已推算出
3.1415926<π<3.1415927.
也就是π≈3.1415926…,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圆周率准确到7位小数的人.祖冲之又提出了用两个分数表示π的近似值.即22 7及355 113,分别称为π的约率和密度.
在祖冲之发现密率一千多年后,欧洲的安托尼兹(16世纪~17世纪)才重新发现了这个值.
参考资料:数学教参
周髀算经》里已经载有“周三径一”,称之为“古率”,就是说,直径是1的圆,它的周长是3.
到了西汉末年,刘歆(约分元前50年到公元23年)定圆周率为3.1547,到了东汉时代,张衡(公元78-139年)求得两个比,一是92 29=3.17241…,另一个是10,约等于3.1622.(印度数学家罗笈多也曾定圆周率为10,但已迟于张衡500多年.)
到了三国时,魏人刘徽(公元263年)创立了求圆周率的准确值的原理,他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的前三位数字是π≈3.14…,称为徽率.
到南北朝时代的祖冲之(公元429年—500年),他已推算出
3.1415926<π<3.1415927.
也就是π≈3.1415926…,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圆周率准确到7位小数的人.祖冲之又提出了用两个分数表示π的近似值.即22 7及355 113,分别称为π的约率和密度.
在祖冲之发现密率一千多年后,欧洲的安托尼兹(16世纪~17世纪)才重新发现了这个值.
参考资料:数学教参
看了第一个发现圆周率的是谁?不要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底半径为2,高为4的圆锥中内接一个的圆柱,圆柱的最大侧面积为 2020-04-07 …
英语翻译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2020-05-16 …
阅读拓展。春天里的传统节日(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 2020-05-16 …
把圆等分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与原来的圆之间有什么联系? 2020-05-20 …
横线是填答案的,写出答案就行,不要抄题用量角器等分圆周有两种方法,一是一次作相等的-------- 2020-06-24 …
英语翻译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 2020-07-23 …
CAD一个大圆外面有8个小圆相切,每个小圆之间也相切,已知小圆半径为15,求大圆半径. 2020-07-29 …
词语赏析:又一个月圆之夜.和往常一样,我走出家门,只见月亮透过树梢撕下满地光斑.又一个月圆之夜.和往 2020-11-1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面对汤圆与玫瑰的选择题李弘冰月满冰轮,人约黄昏。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2020-11-24 …
在一个圆的四分之一在扇形的两条半径上换两个半圆.求两个半圆之外和两个半圆重合的面积.扇形半径是10厘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