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勤与俭①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古时候,有个殷实家庭,祖上留下一块匾,匾上写着“勤俭”两字,家主人视作传家宝,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家主人亡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勤与俭    ①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古时候,有个殷实家庭,祖上留下一块匾,匾上写着“勤俭”两字,家主人视作传家宝,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家主人亡故后,兄弟俩分家,把匾一劈为二,老大拿了个“勤”,总是早出晚归,辛勤耕耘,但鱼肉酒香,花钱大手大脚;老二拿了个“俭”,总是把一分钱掰作两瓣用,节约每一段布,每一粒粮食,但不愿干苦活,懒得要命。日子长了,兄弟俩日子都过得很苦。后来想起家传的匾额,兄弟俩把“勤”与“俭”合起来,重新挂在厅堂上,勤勤恳恳,省吃俭用,日子又好起来。
    ②不管故事是否虚构,但故事中勤俭的道理很清楚。勤与俭总是结伴而行。“勤”乃开源之泉,“俭”乃节流之本。只勤不俭,生活奢侈,一掷千金,挥霍无度,财富左口袋进右口袋出,再多的财富总有一天也会耗尽,富而返贫的例子比比皆是。只俭不勤,财富增加缓慢,生活质量难以提高。纵然再会理财,总有坐吃山空之时。因此,勤与俭不能割裂开来。时代需要创造财富的动力源泉,也需要财富管理的持续活力。真正的理财,就是既增加财富,又节约财富。勤与俭的完美组合,才是真正的传家之宝。
    ③勤与俭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传家宝,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传家宝。先祖一代代筚路蓝缕,饱经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日子,十分珍惜这一传家宝。至今,许多老人生活即便好转或是富足起来,仍然精打细算,而且闲不住,总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总是用勤俭告诫子女,莫要忘本,丢了传家宝。从漫长的岁月中走来,把最优秀、最宝贵的东西积淀了下来,懂得勤俭的可贵,来之不易。靠着勤俭传统,中华民族积聚了众多物质财富、文化瑰宝,也从贫穷走向温饱,从温饱迈向小康。
    ④传统在延续,观念在变化。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让文化变得多元、观念日益新潮,社会与生活变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                。既勤奋努力,热爱劳动,又尊重劳动,关心劳动,这是勤的时代内涵。社会变了,改善生活、活跃消费、超前消费、拉动内需,谁也不希望再过苦行僧的日子,这是俭的时代新意。勤,未必是事必躬亲,未必要披星戴月、废寝忘食,而是合理地利用有限时间,发挥自己的长处,让所做的劳动更有意义,更具价值。俭,也并非要从牙缝里挤出一星半点来,而是以不铺张、不浪费为基本标尺。获取财富的路径很多,只要骨子里不丢勤俭传家宝,掌握好勤俭办事的人生尺度、教育准则,总是有益的。再新的观念,再新的理财,总是建立在勤与俭基石上的,离开了这一基石,或挥金如土、或坐享其成、或寅吃卯粮,总是有害的。
    ⑤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观念如何更新,不可动摇勤与俭的文化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勤与俭的根基当永远留住,一代代传下去,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软实力。
(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分析文章第①-②段的论证过程。
(3)阅读第④段,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
(4)当前,社会上大力倡导“轻车简行”“光盘行动”“半份菜”等行动,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些宣传的认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首先读懂文章的内容,弄清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议论,然后再看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进而概括即可.这篇...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法律上发生效力的死亡包括两种情况:( )。A.宣告死亡和生理死亡B.生理死亡和推断死亡C.心理死亡  2020-05-22 …

《商君列传》一书之中,“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是哪两个典故?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  2020-06-1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救亡”成了近代历史的第一主题。虽然我们不得不向西方学习,但总感到“  2020-06-20 …

面对战争,无数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来保卫自己的家园.战争让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请列举收  2020-07-06 …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这两句中的“亡”到底怎么解释,是失去还是失去的土地?我们老师告诉我说是失去  2020-07-08 …

阅读下列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  2020-07-16 …

关于细胞凋亡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A.细胞凋亡是由内外因素触发预存的死亡程序的过程B.小鼠胚胎发育  2020-07-29 …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亡:死B.暮而果大亡其财亡:失掉、丢失C.  2020-12-08 …

春秋时期,宋楚两军对垒,宋军不乘时出击而大败。国人归咎于宋襄公,襄公辩称:“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  2020-12-29 …

在线求指导:春秋时期,宋楚两军对春秋时期,宋楚两军对垒,宋军不乘时出击而大败.国人归咎于宋襄公,襄公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