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此诗没有一个“望”字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评价首尾下句说:“齐鲁到今诗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 (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接着自我作答。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写出了地理特点,写其它山岳时不能移用。 (3)后人把此诗称为杜诗的绝唱,是由于此诗最后一联诗。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
无 |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甲、乙两楼相距60米,从乙楼底望甲楼顶仰角为45°,从甲楼顶望乙楼顶俯角为30°,则甲、乙两楼的高 2020-05-17 …
如图,甲、乙两楼相距50米,从乙楼底望甲楼顶仰角为60°,从甲楼顶望乙楼顶俯角为30°,求两楼的高 2020-05-17 …
如图,甲,乙两楼相距78m,从甲楼楼顶望乙楼楼顶,俯角为30°,从乙楼楼底望甲楼楼顶仰角为45°, 2020-05-17 …
甲、乙两楼相距60米,从乙楼底望甲楼顶仰角为45°,从甲楼顶望乙楼顶俯角为30°,则甲、乙两楼的高 2020-05-17 …
甲、乙两楼相距20米,从乙楼底望甲楼顶的仰角为60°,从甲楼顶望乙楼顶的俯角为30°,则甲、乙两楼 2020-05-17 …
如图,已知楼高AB为50m,铁塔基与楼房房基间的水平距离BD为50m,塔高DC为150+5033m 2020-05-17 …
如图,甲、乙两楼相距50米,从乙楼底望甲楼顶仰角为60°,从甲楼顶望乙楼顶俯角为30°,求两楼的高 2020-05-17 …
如图,已知楼房AB高50m,铁塔塔基距楼房基间的水平距离BD=50m,塔高DC为13(150+50 2020-05-17 …
已知蕲春一中一号楼,二号楼相距30m,从一号楼顶望二号楼顶的俯角为30°,从二号楼底望一号楼顶的仰 2020-05-17 …
三角函数已知楼房AB高50m,铁塔塔基距楼房房基间水平距离BD为50m,塔高DC为(150+50√3 2020-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