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2014•黄冈模拟)蕲春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1)第一组同学在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A中溶液仍然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
题目详情
(2014•黄冈模拟)蕲春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第一组同学在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A中溶液仍然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用化学式表示)______;第二组同学做完A实验后溶液呈无色,用微观理论解释A中溶液变为无色的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2)第三组同学做B实验用于确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前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B实验全过程的操作及现象是:
(3)请写出气球缩小至原来状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军将以上同学做的A、B两个实验的废液均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观察到混合后的废液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大烧杯的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酚酞除外)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验证】取一定量的废液,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如图2为同学们根据部分实验现象绘制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然为红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如果观察到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由红色变为无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______.

(1)第一组同学在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A中溶液仍然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用化学式表示)______;第二组同学做完A实验后溶液呈无色,用微观理论解释A中溶液变为无色的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2)第三组同学做B实验用于确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前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B实验全过程的操作及现象是:
步骤 | 现象 |
第一步:______; | 气球胀大 |
第二步:______. | 气球又缩小至原来状态 |
(4)实验结束后,小军将以上同学做的A、B两个实验的废液均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观察到混合后的废液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大烧杯的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酚酞除外)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验证】取一定量的废液,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如图2为同学们根据部分实验现象绘制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然为红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如果观察到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由红色变为无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组同学在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A中溶液仍然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说明还有剩余的NaOH,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NaCl和剩余的NaOH;第二组同学做完A实验后溶液呈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的实质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与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了水分子故答案为:NaOH、NaCl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与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了水分子;
(2)①由于第一步产生的实验现象是:气球胀大,气球胀大,说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气压变小,由于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被吸收,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钠和水;故答案为:打开K1;
②第二步中产生的现象是气球又缩小至原来状态,说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又变大,又产生了气体,由第一步分析可知瓶内的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碳酸钠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要打开K2产生气体,关闭K1,防止产生的气体跑掉;故答案为:打开K2,关闭K1;
(3)由(2)分析可知:气球缩小至原来状态的化学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答案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4)A、B两个实验的废液均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此时溶液里面的溶质可能有:NaOH、HCl、NaCl、Na2CO3,由于观察到混合后的废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就排除了里面含有HCl的可能,这样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NaOH、NaCl、Na2CO3;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溶液的滴加,沉淀越来越多,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CaCO3↓+2NaCl;说明溶液中一定有Na2CO3;当碳酸钠完全反应后,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然为红色说明此时还存在碱性的物质NaOH,原溶液里的溶质为:NaOH、Na2CO3、NaCl;如果观察到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此时溶液里没有碱性的物质(NaOH),则原溶液里的溶质为:Na2CO3、NaCl;故答案为:NaOH、Na2CO3、NaCl Na2CO3、NaCl.
(2)①由于第一步产生的实验现象是:气球胀大,气球胀大,说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气压变小,由于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被吸收,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钠和水;故答案为:打开K1;
②第二步中产生的现象是气球又缩小至原来状态,说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又变大,又产生了气体,由第一步分析可知瓶内的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碳酸钠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要打开K2产生气体,关闭K1,防止产生的气体跑掉;故答案为:打开K2,关闭K1;
(3)由(2)分析可知:气球缩小至原来状态的化学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答案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4)A、B两个实验的废液均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此时溶液里面的溶质可能有:NaOH、HCl、NaCl、Na2CO3,由于观察到混合后的废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就排除了里面含有HCl的可能,这样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NaOH、NaCl、Na2CO3;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溶液的滴加,沉淀越来越多,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CaCO3↓+2NaCl;说明溶液中一定有Na2CO3;当碳酸钠完全反应后,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然为红色说明此时还存在碱性的物质NaOH,原溶液里的溶质为:NaOH、Na2CO3、NaCl;如果观察到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此时溶液里没有碱性的物质(NaOH),则原溶液里的溶质为:Na2CO3、NaCl;故答案为:NaOH、Na2CO3、NaCl Na2CO3、NaCl.
看了(2014•黄冈模拟)蕲春实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1•金华)学校为了解七年级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情况,随机调查了40名学生,将结果绘制成 2020-04-08 …
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俗称为,其水溶液显性(填“酸”、“碱”或“中性”).(2)碳酸氢钠可治 2020-04-08 …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是,俗称。(2)碳酸氢钠 2020-05-14 …
酸按酸,碱按碱,酸碱等效弱点三,最后一句为什么?1、为什么酸碱混合pH要加或减0.2、酸碱中和滴定 2020-06-07 …
化学填空题常用的消毒液是0.2%~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的稀溶液1)过氧乙酸由 2020-06-14 …
分别按Carothers法和统计法计算下列聚合体系的凝胶点邻笨二甲酸酐:甘油=3.0:2.0邻笨二 2020-06-18 …
过氧乙酸是一种有效杀灭SARS病毒的消毒剂之一,0.2%的过氧乙酸常用于空气和地面消毒.某校要配置 2020-06-27 …
求助为什么70%乙醇在液相中会有这么多峰?我做的是液相指纹图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梯度洗 2020-06-30 …
帮忙看下题谢谢.了现需2.2L,浓度为2.0的盐酸.问应取多少毫升20%密度1.10的盐酸来配制现 2020-07-20 …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俗称、;碳酸氢钠俗称,其水溶液显性( 20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