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

题目详情
深虑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 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 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岂其 之未周欤虑:考虑、思虑 B.变 封建 而为郡县封建:封邦建国
C. 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求:请求 D. 笼络 当世之务笼络:包揽
小题2:下列加线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祸常发 所忽之中劳力者制
B.武氏日侍其左右 不悟后人哀之 不鉴之
C.欲 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秦 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D.备其 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经国济世的政论文,通篇紧扣题目“深虑”二字着笔,层次清楚,中心明确。
B.本文首段从理论上剖析“虑天下者”的习惯思维特点及其必然的局限性,表明他们虽然思虑甚详,却每每祸出虑外。
C.中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的史实,说明要想国家不灭,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
D.末段用良医、良巫的不能谋子的生活事例引出古圣人“用大德以结乎天心”的深谋远虑,并以此警戒后世君主。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2)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小题2:A小题3:C小题4:(1)然而(那些)超出智力所不能达到的范围,是天道的安排呀!(“出”1分,判断句1分,句意通顺1分)(2)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若...
看了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所阐述的道理  2020-03-30 …

一人站在商场的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一起斜向上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只受到  2020-06-03 …

英语翻译请将以下的内容翻译成英文.因为是有求于人所以请用委婉一些的语气!1.请帮忙出具商务签证所需  2020-06-18 …

站在地面上的人,先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这是因为A人对地球的作用力等地人所受的中立B地面  2020-07-01 …

人从地面突然竖直向上跳起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B.地面对人的支  2020-07-07 …

下列观点不能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含启示的是()A.应该事事都要忍让B.每个人要设身处地地为  2020-07-13 …

如图,一个人稳站在商店的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向上加速,则()A.人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人的重力  2020-12-20 …

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  2020-12-23 …

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渎,诗文  2020-12-23 …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证明,站在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人所受的重力的大小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