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如图,△ABC是边长为10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和动点Q分别从点B和点C同时出发,沿着△ABC逆时针运动,已知动点P的速度为1(cm/s),动点Q的速度为2(cm/s).设动点P、动点Q的运动时间为t(s
题目详情
如图,△ABC是边长为10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和动点Q分别从点B和点C同时出发,沿着△ABC逆
时针运动,已知动点P的速度为1(cm/s),动点Q的速度为2(cm/s).设动点P、动点Q的运动时间为t(s)
(1)当t为何值时,两个动点第一次相遇.
(2)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这一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点P、Q、C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
cm2. (友情提示: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当t为何值时,两个动点第一次相遇.
(2)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这一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点P、Q、C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
3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题意得:2t=20+t,
解得:t=20,
答:当t为20时,两个动点第一次相遇.
(2)△ABC是边长为10cm的等边三角形,
∴∠C=60°,
有3种情况:①如图1,过Q作QH⊥BC于H,
CQ=2t,∠HQC=30°,CH=t,由勾股定理得:QH=
t,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10-t)•
t=8
,
解得:t=2,t=8(舍去);
②如图2,
BQ=20-2t,CP=10-t,QH=(10-t)
,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10-t)(10-t)
=8
,
解得:t=6或t=14,
当t=14时,Q在BC上,舍去,
∴t=6;
③如图3:CQ=30-2t,CP=t-10,CH=
(t-10),PH=
(t-10),
∴
(30-2t)•
(t-10)=8
,
此方程无解;
∴t的值是8,2,
答: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这一过程中,当t为8和2时,点P、Q、C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
cm2.

解得:t=20,
答:当t为20时,两个动点第一次相遇.
(2)△ABC是边长为10cm的等边三角形,
∴∠C=60°,
有3种情况:①如图1,过Q作QH⊥BC于H,
CQ=2t,∠HQC=30°,CH=t,由勾股定理得:QH=
3 |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1 |
2 |
3 |
3 |
解得:t=2,t=8(舍去);
②如图2,
BQ=20-2t,CP=10-t,QH=(10-t)
3 |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1 |
2 |
3 |
3 |
解得:t=6或t=14,
当t=14时,Q在BC上,舍去,
∴t=6;

③如图3:CQ=30-2t,CP=t-10,CH=
1 |
2 |
| ||
2 |
∴
1 |
2 |
| ||
2 |
3 |
此方程无解;
∴t的值是8,2,
答: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这一过程中,当t为8和2时,点P、Q、C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
3 |
看了 如图,△ABC是边长为10c...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线、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及运动轨迹如图,可以判定() 2020-05-15 …
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如图所示,可以判定()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 2020-05-15 …
19.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线和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可 2020-05-15 …
作图题:(1)如图1所示,小华用笤帚在扫地,O为支点,作用在A点的动力为F1.在右侧图中画出作用在 2020-05-16 …
如图(a)所示,小华用笤帚在扫地.O为支点,作用在A点的动力为F1.在图(b)中画出动力臂以及作用 2020-05-16 …
(2010•岳阳)如图为伽利略理想实验示意图,实验过程中,小球()A.在b点的速度最小B.在a点的 2020-07-15 …
若D点的坐标4,3,点P是X轴正半轴上的动点,点Q是反比例函数Y=12/X(X>0)图像的动点,若 2020-08-03 …
如图中的虚线是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其重心运动的轨迹.在运动员从起跳至入水的过程中,运动员重力势能的 2020-10-30 …
如图,PQ⊥MQ,NM⊥MQ,Q,M分别为垂足,点A是线段MQ上(不包括端点)的动点,连结PA,过点 2020-11-02 …
图甲为一列横波在t=1.0时的波动图象,图乙为该波中x=2m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