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的第Ⅱ象限内,x轴和平行x轴的虚线之间(包括x轴和虚线)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2×10-2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虚线过y轴上的P点,OP=1.0m,在x≥0的区域内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的第Ⅱ象限内,x轴和平行x轴的虚线之间(包括x轴和虚线)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2×10-2 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虚线过y轴上的P点,OP=1.0m,在x≥0的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许多质量m=1.6×10-25 kg,电荷量q=+1.6×10-18 C的粒子,以相同的速率v=2×105 m/s从C点沿纸面内的各个方向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1 的区域,OC=0.5m,有一部分粒子只在磁感应强度为B2 的区域,设粒子在B1 区域运动的最短时间为t1.这部分粒子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2 的区域后在B2区域的运动时间为t2,已知t2=4t1.不计粒子重力.求:

(1)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1 的区域运动的最长时间问t0=?
(2)磁感应强度B2 的大小?

(1)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1 的区域运动的最长时间问t0=?
(2)磁感应强度B2 的大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粒子在第二象限磁场内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r1=
=
m=1m,
周期为:T1=
,
由题意可知,OP=r1,所以粒子沿垂直x轴的方向进入时,在B1区域运动的时间最长,为半个周期,即:
t0=
,
代入数据解得:t0=1.57×10-5s.
(2)粒子沿+x轴方向进入时,在磁感应强度为B1的区域运动的时间最短,这些粒子在B1和B2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在B1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是O1,O1点在虚线上,与y轴的交点是A,在B2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是O2,与y轴的交点是D,O1、A、O2在一条直线上,
由于OC=
r,所以∠AO1C=30°,
则t1=
,
设粒子在B2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则
:
T2=
,
由于∠PAO1=∠OAO2=∠ODO2=30°,
所以∠AO2D=120°,
则t2=
T2,由t2=4t1,
解得:B2=2B1=4×10-2T.
答:(1)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1 的区域运动的最长时间为1.57×10-5s;
(2)磁感应强度B2 的大小为4×10-2T.
r1=
| mv |
| qB1 |
| 1.6×10-25×2×105 |
| 1.6×10-18×2×10-2 |
周期为:T1=
| 2πm |
| qB1 |
由题意可知,OP=r1,所以粒子沿垂直x轴的方向进入时,在B1区域运动的时间最长,为半个周期,即:
t0=
| T1 |
| 2 |
代入数据解得:t0=1.57×10-5s.
(2)粒子沿+x轴方向进入时,在磁感应强度为B1的区域运动的时间最短,这些粒子在B1和B2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在B1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是O1,O1点在虚线上,与y轴的交点是A,在B2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是O2,与y轴的交点是D,O1、A、O2在一条直线上,
由于OC=
| 1 |
| 2 |
则t1=
| T1 |
| 12 |
设粒子在B2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则
:T2=
| 2πm |
| qB2 |
由于∠PAO1=∠OAO2=∠ODO2=30°,
所以∠AO2D=120°,
则t2=
| 2 |
| 3 |
解得:B2=2B1=4×10-2T.
答:(1)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1 的区域运动的最长时间为1.57×10-5s;
(2)磁感应强度B2 的大小为4×10-2T.
看了 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的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已知P(-sin30°,cos30°),点P与P'关于y轴对称.求:(1)对称点P’的坐标.(2) 2020-05-04 …
如图,已知OA=10,P是射线ON上一动点(即P可在射线ON上运动),∠AON=60°.(1)当O 2020-05-13 …
以知圆O的面积为25piCM^2,圆O所在平面有一点P(问题在补充说明)(1)若OP=5.5CM, 2020-06-04 …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A(sinx,1),B(cosx,0),C(-sinx,2 2020-06-14 …
如图,以x轴负半轴为始边作角α与β(0<β<α<π),它们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Q,已知点 2020-07-26 …
椭圆的中心是原点O,它的短轴长为22,相应于焦点F(c,0)(c>0)的准线l与x轴相交于点A,| 2020-07-31 …
如图1,已知A(0,a),B(b,0),点P为△ABO的角平分线的交点.(1)若a、b满足|a+b| 2020-11-02 …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正四面体P-ABC的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上移动.若该正四面体的棱 2020-11-07 …
(2009•梅州)如图所示,已知直线L过点A(0,1)和B(1,0),P是x轴正半轴上的动点,OP的 2020-11-12 …
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1.求过点P(-2,3)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过点P(-2,3)且与原点距离最 202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