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以下关于“海权”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6分)材料一“欧罗巴内自明嘉靖年间,舟楫无所不至,初寻出亚默利加大地,次到五印度国,后驶至中国,……红夷东驶之舶,遇岸

题目详情
阅读以下关于“海权”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6分)
材料一  “欧罗巴内自明嘉靖年间,舟楫无所不至,初寻出亚默利加大地,次到五印度国,后驶至中国,……红夷东驶之舶,遇岸争岸,遇洲据洲,立城埠,设兵防,凡南洋之要津已尽为西洋之都会。”“夫制驭外夷者,必先洞夷情。……西夷之海艘,坚驶巧习,以其恃贸易为生计,即恃海舶为性命也。中圆之师船,苟无海贼之警,即终年停泊,其船窳(粗劣)漏,断不可以涉大洋。……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圆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战舰已就,则内地出洋之商,愿禀请各艘扩货者听。”
“东西海权之争实在南洋,西夷之本土距中因甚为遥远,其窥吾圆必以南洋为基地。倘因诸华人流寓岛上者,举其雄桀,任以干城,沈思密谋,因以漳泉惠潮嘉人为流官,雄长其上,破除陈例,归于简要,自辟僚属,略等藩镇,庶足为南服锁钥与!”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能主管海上叔者,必能主管海上之贸易,能主管海上之贸易者,必能主管世界之富源;处此弱肉强食之秋,立国之要素为军备,军备之要在海权。19世纪以来,海权之争渐趋注于太平洋,我国与太平洋上适当列强海权竞争之冲。我国海疆袤延七省,苟无海军控制则海权尽失,须重戎备而固海防。盖无舰船,海防无从谈起,有舰船而无训练有素之才,无以用之,有舰械人才而无良港,则海军无驻足之所,—切皆备而无民生之政府,则必导甲午之覆则。海事既备,当以中国人工用船荒之时建船舶、兴商务,勾连世界,亦可得鱼盐之利,可围海造田、潮汐发电。
——引自孙中山相关论述
材料三 在整个历史上,控制海洋是决定一个国家的领导地位和繁荣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常常是决定一个国家存亡的主要因素。美国……要做到这点,两件事不可缺少:第一,凭借筑垒和建立海岸防御舰队来保护主要的港口。第二,壮大海军力量。这会使进攻性力量如虎添翼,单是它自己就使一个国家能够向外扩展影响。
一一马汉(美国)《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890年)
(1)依据材料—概括魏源的观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孙中山的海权观相对于魏源来说有哪些发展?原因何在?(12分)
(3)对比三则材料,指出近代中国人与马汉在海权观念上的不同。(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观点:①创设一支强大的近代海军;②保护国内外贸易的发展;③经营南洋以为屏藩。(6分)
原因:列强扩张加深中国的危机;工业文明冲击之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积极了解西方。(4分)
(2)发展:①海权对民族独立与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②强化海权的关键在“民之政府”;③开发海洋资源,发展中国海洋实业。(6分)
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学习西方进一步深入;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逐步形成。(6分)
(3)不同点:中国的海权观着眼于抵抗外来侵略;马汉的海权观着眼于对外开放(4分)。


看了阅读以下关于“海权”的材料,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尤其重要的是,西欧始终聚集着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精英人物。他们对战后欧洲地位的衰  2020-06-29 …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  2020-06-2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  2020-06-2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以史为镜,可知  2020-06-2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  2020-07-2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  2020-07-28 …

材料解析题:材料一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  2020-07-2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以铜为镜,  2020-07-29 …

阅读材料: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  2020-07-29 …

材料一:舟所以比君轻,水所以比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家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