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贞观政要》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贞观政要》
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这位皇帝在位时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2)从材料一中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二反映了这位皇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有效的统治措施?(写一项即可)?
(4)材料三中的被皇帝称为“人镜”的是谁?
(5)请你对这位皇帝进行简要评价。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材料中的“《贞观政要》”可以知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的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唐太宗,唐太宗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史称“贞观之治”.
(2)主要考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的相关史实,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的“舟”比喻的是君主,“水”比喻的是百姓,意思就是:君主好比船,百姓好比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它掀翻;说明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3)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的治国措施的目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说明唐太宗采取的措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措施有:重视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合并州县;重用人才等.
(4)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的治国措施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重视任用贤才,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死后,唐太宗说他失去了一面镜子;除此之外,他还重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
(5)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澄清吏治,裁汰冗员,减少国家财政支出,提高官员素质,促进“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在封建政治体制下的吏治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用人机制,以此组织答案即可.
故答案为:
(1)唐太宗;贞观之治.
(2)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3)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或维护封建统治);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赋税负担、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4)魏征.
(5)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认识到农民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注重“戒奢从简”;扩充教育机构,笼络国家人才;以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待少数民族,被其他民族称为“天可汗”.但晚年崇尚迷信,生活骄奢“渐恶直言”.总体上他统治期间,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史称“贞观之治”.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舟所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曾说过:“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  2020-05-23 …

三帆中学张如希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  2020-06-18 …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反映了他A心存百姓B全心全意为2、  2020-06-29 …

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  2020-06-29 …

结合语境补全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鲜花有鲜花的坚守,它的坚守是散发清新迷人的芬芳;,;溪  2020-07-02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  2020-07-2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  2020-07-29 …

谁会这道题:“舟所以比人君,水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请回答:(1)  2020-07-29 …

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你  2020-11-15 …

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你知道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