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与唐朝历史上三位著名皇帝有关,他们分别是哪三位皇帝?(3分)这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一项考试制度的关键完善者,这项考试制度叫作什么?(2分)该制度的创立又与哪个皇帝有关?(2分)
(2)材料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导致该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正是因为前面的因素,该材料中的皇帝在统治中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的?(1分)
(3)材料三中的“开元”时期的统治达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导致盛世局面的出现?(4分)
分 析:
(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一是唐太宗关于君民关系的论断;材料二中的“武后陵墓”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陵墓;材料三出自杜甫的诗《忆昔》,诗中描述了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的景象。这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一项考试制度科举制的关键完善者。这一制度的创立者是隋炀帝,因为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一中,唐太宗把舟比作人君,把水比作老百姓,他认为不可以让舟航行,也可以把舟翻掉,这段话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导致该思想的主要原因是唐太宗参加过隋末农民战争,亲眼看到隋朝的农民战争中灭亡,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的统治中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3)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最鼎盛的时期。材料三中的“开元”时期的统治达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当时的统治者是唐玄宗,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导致盛世局面的出现:重视发展生产,崇尚节俭,任用贤才,改革吏治。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氨气的喷泉实验中,为什么喷泉呈蓝色气压将含有紫色石蕊的水压入烧瓶时氨气不是已经溶在水中了吗,为什么 2020-05-16 …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产生一种黑色固体B.向 2020-06-12 …
联系上下文,再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看,为什么小石潭的水声“如鸣佩环”? 2020-06-19 …
小石潭记的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2文章 2020-07-02 …
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这句话是否有语病?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所修饰的不应该 2020-07-05 …
仰视看到量筒里的水位较高还是俯视看的水位高?一些水放在量筒里要平视才能准确的看清读数如果俯视会怎么 2020-07-11 …
灰剂量是石灰比干土?二灰土中的灰剂量是石灰比混合料?而水泥稳定碎石中的水泥含量为什么是水泥比集料? 2020-07-12 …
(2013•漳州)漳州市东山岛东门外海滨的一个大石盘上,屹立着一块质量约4×104kg的巨石,巨石与 2020-11-12 …
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溅起怎么会是水声,应是水呀,水声也不会漫流在岩石上,也 2020-12-09 …
如图所示,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的定向移动,跟水在塞满石头的水管中的流动类似,会受到阻力.下面是几位同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