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法朱熹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①,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②取舍于
读书之法
朱熹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①,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②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③,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④而无以立矣。大率⑤徐行却立⑥,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⑦;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
(选自朱熹《童蒙须知》)
[注释]①纷错:纷繁错杂。②遽(jù):仓促。③之所之:到所要去的地方,即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④夺于公论:被公认的见解所更改。⑤大率:大多。⑥却立:后退站立,形容小心谨慎。⑦节目:木头节子,即关键之处。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然后可以有得尔 ▲ (2)则其尤无义理者 ▲
(3)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 ▲ (4)复以众说互相诘难 ▲
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勿遽取舍于其间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B.以验其通塞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C.而求其理之所安 何陋之有(《陋室铭》)
D.则似是而非者 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
翻译: ▲
12.选文先提出 ▲ 的观点,接着分析了如何读书,最后运用两个比喻分别论证了 ▲ 和 ▲ 的读书方法。(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古今贤文(读书篇)欲知天下事,需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 2020-04-27 …
《朱子家训》中“则亦虚心静虑”的“虑”是什么意思?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2020-06-21 …
解释加点字:三、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 2020-06-21 …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读书之法朱熹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 2020-06-21 …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 2020-07-12 …
读书之法朱熹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2020-07-28 …
求回答.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 2020-12-01 …
读书之法朱熹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2020-12-23 …
古文阅读~急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2020-12-23 …
古亦心,心亦古,心古连心方可图.情亦人,人亦情,人情与人始可孰、古亦心,心亦古,心古连心方可图.情亦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