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王定国①诗集叙(宋)苏轼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鸟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昏乱,糊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 忝 其父祖耳 忝:羞辱,有愧于。
B自恨 期 人之浅也 期:看待。
C 畏 其敏 畏:担忧。
D饮酒不 衰 衰:减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然后变风发 乎 情 B.定国 且 不我怨
其闻道也亦先 乎 吾 臣死 且 不避
C.又 以 病止酒 D.眊眊 焉 真一老农夫也
梅 以 曲为美 置杯 焉 则胶
3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
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
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③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
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⑥所至翱翔徜样,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 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
1C
2 B
3 D
4 B
1“畏”,敬畏,敬服。
2 B项中“且”均为连词,尚且。A项第一句中的“乎”为介词,相当于“于”;第二句中的“乎”为介词,“比”。C项第一句中“以”为介词,“因为”;第二句中“以”为介词,“把”。D项第一句中“焉”为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第二句中“焉”为兼词,“于此”。
3 ①句指“先王之泽”;③句“恐死”,显然不是“豁达或洒脱”;④句是苏轼的心理。
4“幽忧愤叹之作”是王定国诗歌的一部分作品,苏轼并无微词;“废卷而叹”的原因是“自恨其人之浅也”。
[参考译文]
太史公(司马迁)评论《诗经》,他认为“《诗经?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是淫乱;《诗经·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凭我看来,这只是了解《风》、《雅》中周衰之际的作品罢了,怎么察看《诗经》的主流呢?从前先王的恩泽衰微,然后《风》中周衰之际的作品于情理之中而发生,虽然恩泽衰微但没有竭尽,因此,还因道德礼仪而终止,认为贤在没有终止的地方罢了。在情理之中而发生,因忠孝而终止,他的诗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古今诗人非常多了,杜甫可以称第一,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现在定国因为我的缘故而获罪,贬谪到海上三年,一个儿子死在他贬谪的地方,一个儿子死在家中,定国也生病差点死了。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可是定国回到江西,把他在岭外所作的几百首诗寄给我,这些诗都是言简义丰,语言平易和善,有治世之音,那些语言和德高望重的长者没什么不同。幽愁怨愤、寄寓感叹的作品,大概也有一些,他只担心死在岭外,而来不及报答天子的恩德,而有愧于父亲和祖先罢了。孔子说:“不埋怨天,不怪罪别人。”定国况且不埋怨我,怎么肯埋怨上天呢!我然后放下诗卷而感叹,自恨看待别人太肤浅了。
我又考虑到先前定国到彭城来拜访我,住了十天,来回往返中写了几百首诗,我苦恼他的诗作多,但又敬服他的文思敏捷,佩服他诗作的精巧啊。有一天,定国和颜长道(曾良策注:颜长道为苏轼的朋友)游览泗水,登临桓山,他们吹着竹笛,饮着美酒,乘着月色而回来。我也在黄楼上摆上酒宴来等待他们,我说:“李白死了,世间三百年没有如此快乐了。”
现在,我年老了不再作诗,又因为生病而戒酒,闭门不出,门外几步远就是大江,过了一个月也没到大江边了,糊里糊涂地,真是一个老农夫了。可是定国的诗更加精巧,饮酒毫不衰减,所到之处安闲自在,览尽山水的胜景,不因为困厄衰老而改变他的气度。从今以后,我敬服定国的原因,不只有他的诗作啊。
女儿之山,鹊所巢.这篇文言文我有些问题,女儿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鹊集而躁之.鹦鹉闻之,亦集 2020-06-17 …
女儿之山,鹊所巢.这篇文言文我有些问题,女儿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鹊集而躁之.鹦鹉闻之,亦集 2020-06-17 …
设集合A、B、C.我们知道集合满足分配律:(A交B)并C=(A并C)交(B并C)(A并B)交C=( 2020-06-23 …
开集的余集是闭集,闭集的余集是开集.用加什么条件么?用不用考虑非开非闭啊……于是二楼的说法有些不懂 2020-07-0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自订时文全集序戴名世①余少而多病,家又贫,未尝从塾师学为时文也。稍 2020-07-13 …
子集与推出关系里,空集包含于任何非空集合,那么一个空集构成的命题是不是就能够推出任何命题?我举个例 2020-07-15 …
设A,B是任意两个集合,证明(A∩B)的余集=A的余集∩B的余集 2020-07-24 …
A,B交集的余集等于A的余集与B的余集的并集怎么证明A,B并集的余集等于A的余集与B的余集的交集证 2020-07-30 …
补集概念问题,再问余集是什么?A={1,2,3,4},U={1,2,3,5},以为U全集,A的补集 2020-07-30 …
(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问上泉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