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面上足够高的地方,存在一个高度为的“相互作用区”(如图中划有虚线的部分)一个小圆环P套在一根均匀直杆Q上,P和Q的质量均为=0.1kg,开始时P处于Q的最下端,Q竖直放
在地面上足够高的地方,存在一个高度为 的“相互作用区”(如图中划有虚线的部分)一个小圆环P套在一根均匀直杆Q上,P和Q的质量均为
=0.1kg,开始时P处于Q的最下端,Q竖直放置,P距“相互作用区域”的高度为
,让P和Q一起从静止开始下落。求:
⑴当P进入“相互作用区域”时,若P受到一个方向向上的恒力 的作用,而Q不受影响。设P、Q间的滑动摩擦力
,问要使环 P不从杆Q上滑落,杆Q至少要长?
⑵若“相互作用区域”和杆Q都足够长,当P进入“相互作用区域”时, P既受到一个方向向下的恒力 作用,同时也受到一个水平力
(其中
,
是P的速即时速度)作用,设P和Q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P从进入“相互作用区域”开始,经过
的时间刚好达到最大速度,求其最大速度和此时Q的速度各是多大?(假设杆Q在下落过程始终保持竖直,不计空气阻力,
)
(1)0.7m (2)30m/S 14m/s
解析:⑴对P、Q,在没有进入“相互作用区域”前是相对静止的,由机械能守恒得:
┅①
当P进入“相互作用区域”后,P受重力、滑动摩擦力和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而作减速向下运动,设其刚离开 “相互作用区域”时速度为 ,同时Q的速度为
,由动能定理得:
┅②
P进入“相互作用区域”后,和Q组成的系统隐含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即有:
┅③
对Q,由动能定理得 ┅④
因 ,故P出来后,受到向上的摩擦力,Q受向下的摩擦力,设经历时间
两者达到共速
,分别由动量定理得,对P:
┅⑤
对Q: ┅⑥
代入已知解①–⑥得 ,
,
,
,
,
,
设环P离开相互作用区域后在杆Q上滑行的距离为 ,由于两者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可作出两者的
图如图3-2所示,则
为
中的阴影面积值,即
。
则要使P不从Q上滑落, Q的长度至少为
。
⑵当P以 进入“相互作用区
域”后,因作用力变了,运动性质也变了,两者都是变加速运动,对P,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显然,当
时,得最大的
。
设在经时间 后Q的速度为
,对P、Q组成的系统,竖直方向上由动量定理得:
代入解得 。
某个学生参加军训,进行打靶训练,必须射击10次.在第6、第7、第8、第9次射击中,分别得了9.0环 2020-05-13 …
某个学生参加军训,进行打靶训练,射击10次,在第6~9次射击中,分别得了9.0环、8.4环、8.1 2020-06-22 …
1.为什么行列式与行列式的转置的秩相等2.行列式中所有r+1阶子式全为0,所有高于r+1阶子式全为 2020-07-08 …
一个射箭运动员在练习时只记射中9环和10环的成绩,未击中9环或10环就以0环记.该运动员在练习时击 2020-07-29 …
所有r+1阶子式全等于0所有高于r+1子式全等于0按行展开的话代数余子式虽然是r+1阶行列式,但它 2020-08-03 …
环数ξ=4,概率P=0.02,环数5=0.04,P=0.04..n次射击后为什么书上写预计有大约P( 2020-10-30 …
0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或者都不是?网上都说0是有理数,因为0可以表示成分数,不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又有个 2020-11-03 …
2015年12月30日,从海南海口到三亚的西环高铁开通,与已建成的东环高铁相连,成为世界首条环岛客运 2020-11-14 …
小明参加了军事夏令营,要进行打靶测试.按规定,每人射击10次,10次的平均成绩不少于6.0环,成绩合 2020-11-24 …
(2009•盐城模拟)一个半径R为0.6m的光滑半圆细环竖直放置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O为圆心,A为半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