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
3.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材料二:臣(司马光) 向上曾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宜先变更。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发号令。以解生民之急。”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6 材料三: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
——《日知录.宋世风俗》请回答:
(1) 材料一、二中,王安石和司马光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 材料一、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
(3) 材料二、三论述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4) 三则材料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说明理由。
3. (1) 应不应该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募役法,理由是可以不夺农时,发展农业;材料二反对,理由是募役法“宽富而困贫”,“使民失业”。
(2) 从表面上看他们都是关心百姓利益,但从本质上看并非如此,而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3) 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其为害大。但材料三指责更为严厉,认为不单是青苗、水利法为百姓之害,关键是变法败坏了世道人心,为害久远。
(4) 一致。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都是为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都是为了巩固封建阶级的统治。
柳宗元论吏道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於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之曰:「凡吏於土者, 2020-06-06 …
送薛存义序柳宗元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 2020-06-09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 2020-06-1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 2020-06-18 …
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且告曰:“ 2020-06-18 …
解矩阵方程XA=B,其中A=1-11B=12-31102042110-15用A^TX^T=B^T之 2020-07-19 …
3.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 2020-12-01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 2020-12-01 …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 2020-12-01 …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靖难之役⑴背景:⑨死后,建文帝下令实行削藩。⑵过程:在削藩的过程中,燕王朱棣打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