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
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值,水少;另外,4月无锡气温都在20℃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水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 来判断。不管是绿藻还是蓝藻,从代谢类型看,都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都是 。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 。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 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人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一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人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I 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Ⅱ 滤除水样中全部蓝澡,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无机盐。然后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 3 ),请回答有关问题:
水样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A组(原始水样) | 0.2 | 0.3 | 0.3 | l | 10 | 10 | 7 | 7 | 6.5 |
B组(添加N) | 1 | 1.5 | 2 | 2.5 | 20 | 19 | 18 | 17 | 18 |
C组(添加P) | 8 | 9 | 9.5 | 10 | 11 | 9.5 | 7.5 | 7.5 | 7 |
D组(无添加) | 0.2 | 0.2 | 0.3 | l | 10 | 9 | 7 | 7 | 6.5 |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 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和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1)成型的细胞核(或叶绿体等细胞器,只要答出一种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也给分) 自养需氧型 生产者
(2)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或稳定性) 酶
(3)①工厂排水和下游河水中的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
②对照 P N 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
对于第(3)小题,分析表格A组数据,可以得出,①~④为排水口上游,⑥一⑨为排水口的下游。分析B组数据,添加N后,⑥~⑨蓝藻数量明显增加。可见原排水口下游缺N。分析C组数据,添加P后,①~④蓝藻数量明显增加,而⑥~⑨基本不变,可见原排水口的上游缺P,下游P含量超标。
负根号下0.2括号的平方为什么等于0.2为什么没有负号根号下括号负2/3的平方为什么等于2/3 2020-05-14 …
比较大小:3^1/3,log以0.2为底0.3的对数,2.1^1/3,log以2为底0.9的对数 2020-06-06 …
20厘米=0.2米周长=0.2×2×3.14,这根分针的针尖一昼夜所走的路程是=0.2×2×3.1 2020-06-15 …
在一个容器为0.3L的水壶里灌满一壶水,水的温度为t1=3℃,由于散热壶内...在一个容器为0.3 2020-07-04 …
在一个容积为0.3L的水壶里灌满一壶水,水的温度为t1=3℃,由于散热壶内温度每分钟下降t=0.2 2020-07-04 …
x^3-0.008=0.04-x^2->(x-0.2)(x^2+0.2x+0.04)=(0.2-x 2020-08-01 …
A公司和B公司股票的报酬率及概率分布:A公司和B公司报酬率各为40%\70%和共同发生概率为0.2( 2020-11-06 …
比较以0.2为底0.3的对数和以0.4为底0.5的对数谁大谁小我高一通俗点 2020-11-06 …
小面积平方怎么算呀?例如20公分乘于20公分不就是0.2乘于0.2为什么会等于04呢0.小面积平方怎 2020-11-28 …
limx->0f(x)/x=2为什么能推出f(0)=0,f'(0)=2为什么啊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