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2月15日期)1.文因时而作,本文主要是针对的现象,提出了的观点。2.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强调学术人的自律

题目详情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2月15日期)
1.文因时而作,本文主要是针对___________的现象,提出了___________的观点。
2.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强调学术人的自律意识,是因为学术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可能用细密繁多的条条框框完全规定好。
B.羞耻意识作为人之道德的最后防线和基本生存法则,可以限定学术人的行为,形成内在的道德力量。
C.学术人的敬畏意识,既指对从事学术活动这一崇高事业产生的“敬重”,又指对亵渎学术带来的后果所产生的“畏惧”。
D.激发学术人的成就意识,表明学术人应当树立一种不及条件优劣,不急手段可否,努力取得学术成果的信念和意志。
3.从论证的角度,第③段引用孟子和龚自珍的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引用朱熹的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文中第③④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联系自身实际,就某一点坐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学术圈内屡见不鲜的学术不端事件 学术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识
2.D
3.作论据 作结论
4.不能。(扣住两者之间是层进关系,具体阐述即可)
5.“略”。(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