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一)公输(14分)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后面的题目 。
(一) 公输 (14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盘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何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喏。”
……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公输子之 意 / 略无慕艳 意 B.吾知 所以 距子矣/ 此殆天 所以 资将军者也
C. 舍 其锦绣/ 舍 鱼而取熊掌者也 D. 虽杀臣,不能 绝 也 /群响毕 绝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3. .用原文填空。本文用公输班的“ 口口 ”, 墨子的“ 口口 ”表现了模拟战斗的激烈。用一个字“ 口 ”点明了公输班已经技穷。(3分)
4.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 第一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造云梯之械”,表明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宋国形势危急;从“行十日十夜”中可以看出时间非常紧迫,也表现了墨子不辞辛劳的精神。
B . 墨子见到公输盘,就提出“ 愿借子杀之” ,而且进一步说“请献十金”,其真正的意图是激怒公输盘,诱使他进入自己设计的圈套。
C . 墨子最终能说服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原因在于:墨子锋利巧妙的言辞;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 。
D . 墨子用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步步深入地揭示公输盘“义”的欺骗性,使公输般陷入矛盾之中,体现了墨子非攻(反对不义之战)的思想 。
1.( 3 分) D
2.( 4 分)宋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的。
3.( 3 分)九设,九距。诎
4. (4 分 ) C
分 析:
1. A 公输子之 意,意,是指,看法。 略无慕艳 意,意,也是指,想法,看法。B,所以,用来······的方法。C舍,舍掉,丢掉。D 虽杀臣,不能 绝 也,绝,是词类活用,是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杀尽,杀绝的意思。 群响毕绝,绝,是消失的意思。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 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分 析:
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不足”“ 不可谓智”等。“不足”是指“不足的百姓”, “杀所不足“通顺的翻译应译为“牺牲自己缺少的民众”。“不可谓智”根据语境应译为“不能说是聪明”,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考点: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分 析:
“表现了模拟战斗的激烈”是题目的审题点,我们要认真读原文,可知答案在最后一部分中即“模拟攻守”部分,两个字的词能表现战斗的激烈的只有“九设”“九距”。 表明“公输班已经技穷”的一个字只有“诎”。 理解语段内容,找到答案范围,抓住语段中的关键信息,根据题目要求把切题的答案从语段中提取出来。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分 析:
“墨子锋利巧妙的言辞;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的原因分析不完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墨子弟子已在宋城上做好御敌准备”,根据两人的模拟攻守的结果可知,即使去攻也没有胜算。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并结合全文内容判断一下,选项中的说法与原文是否一致。而且不要犯想当然的毛病,认为找到了答案别的选项就不看了,这样是绝对不可取的。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初一的一道观察题观察下列各等式并回答问题:1乘2分之1=1-2分之1,2乘3分之1=2分之1-3分 2020-05-14 …
一道超难的数学题1×2分之1+23分之1+.98×99分之1+99×100分之1,还有一题2分之1 2020-05-20 …
公输相关习题在另一版本的墨子故事中,在“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之前,有“裂裳裹足,日夜不休”之语.请 2020-05-20 …
楚辞章句九歌序请帮我翻译一下王逸的《楚辞章句就是“《九歌》者,屈原之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 2020-06-09 …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所记,“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请回答:这种现象使当时的绘 2020-06-11 …
六年级的同学利用手工课劳动课做了一批灯笼把24只送给幼儿园正好占做了的总数的3分之1题目做了灯笼多 2020-06-27 …
能简便的要简便!第一题1×2×3分之1+2×3×4分之1+3×4×5分之1+L+9×10×11分之1 2020-12-17 …
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第一题3分之1咸(6分之5咸3分之2)第二题12分之7加(7分之5咸12 2020-12-17 …
奠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B.郢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 2021-01-08 …
奠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B.郢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