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栅的梆声迟子建乌镇是一枝莲,东栅、西栅、南栅、北栅是它张开的花瓣。东栅因为天光和烟火气盛,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银粉色的。西栅呢,它被不绝的流水环绕着
迟子建
乌镇是一枝莲,东栅、西栅、南栅、北栅是它张开的花瓣。东栅因为天光和烟火气盛,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银粉色的。西栅呢,它被不绝的流水环绕着,那层层叠叠的楼台水阁,迷宫似的灰街长巷,也就有了舟楫的气象,似乎你轻轻一推,它们就会启航。这片轻灵的花瓣,在我眼里就是烛白色的了。
来乌镇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白鹭、云朵、晨雾。 白鹭来,乘着清风,扇动着丝绸一样的翅膀,倏忽间就翩然而至了。 云朵呢,如果它们思念身下这片枕河入梦的人家了,从天宇的某个角落出发,且歌且舞,飘飘洒洒,也是说到就到了。比起白鹭和云朵,晨雾不是远客,它们就栖息在乌镇纵横交织的水泽深处。只要它起了顽皮,就一哄而起,缚住太阳,把人间幻化为海市蜃楼,霸气十足地做这世界早晨的皇帝。
我在乌镇,住在西栅,到乌镇时已是晚上九点。 江南的雨淅淅沥沥下着,好像乌镇这个素服女子忙活了一天,正在做安寝前的沐浴。 从西栅的码头登船,去通安客栈,大约一刻钟。船家是个女子,乌镇人对她们有个亲切的称谓:船娘。而我觉得,女子的性情,最适合在西栅摆渡。因为这儿不是荒凉的海域,需要顶天立地的男人披荆斩棘,西栅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是个听桨声的地方,由性情多温婉的女子做“掌门人”,再妥帖不过了。
来乌镇的次日,是茅盾文学奖颁奖的日子。我醒来的时候,西栅还没醒,因为它被浓雾包裹着。早饭后,我出了客栈散步。上了一座灰白的石拱桥,站在桥上,只见河两岸的房屋,好像晒着一匹匹白色的丝绸,被雾气紧紧缠绕。你想看远一点的河道,看不清楚;想看近处房屋的飞檐,也是看不清楚的。雾中的西栅,也就有了如梦似幻的感觉。上午十点多,雾小了,雨又来了,所以那个白天的太阳,和那个夜晚的月亮,是逃跑的新娘,芳踪难觅。如果说乌镇是一朵静静的莲的话,那么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典礼在我眼里就是昙花。那个夜晚的颁奖盛典结束后,第二天,与会人员纷纷离去了。
我也乘渡船出去,但奔赴的不是飞机场,而是东栅。太阳终于露出了芳容,天地间变得亮堂起来了。东栅游人如织,每一座石桥,每一条小巷,每一座古老的楼牌下,都有驻足观望和拍照的人。导游带着我们,先是参观了一个专门展览雕花木床的博物馆,然后去了乌镇名酒、从清朝就开张了的三白酒的酿造地。在乌镇这样的水乡,如果没有酒,老百姓的日子,无疑是少了魂儿。
从东栅回来,小憩片刻,导游又带着我们游西栅,看了白莲塔、通济桥和仁济桥所形成的著名的“桥里桥”景观、蚕丝厂以及酱坊。西栅最有趣的景观,是三寸金莲馆。那里展览的,是历朝历代形形色色的小鞋。
游过西栅,天色已昏。我们就近在一处临河的餐馆吃晚饭。饭后,回到客栈。想想明天就要离开西栅了,我独自出了门,看夜下的西栅。
石板路上,几乎看不见行人了。西栅静起来,而另一种光明,却升起来。点缀着夜晚的灯光,以乳黄为主,但也有幽蓝的光带,裹着石桥,使桥有了闪电的气象。那一盏盏古朴的风灯,在苍灰的屋檐下,随着晚风轻轻摇荡,像恋人温柔的眼。我走进一条深巷,周围竟一个人都不见,那一座座阒然无声的深宅大院,使我怀疑里面居住的不是人,而是神灵。我跨上桥,刚好看见有一只载客的船从远处荡来。我听见客人在问:“岸上是什么树呀?”船娘答:“香樟树。”之后再无人语,有的只是水声。我看着这只船渐渐接近石桥,然后鱼似的从桥下跃过,不见了踪影。正当我要走下石桥的时候,一阵梆声石破天惊地响起,这是打更的人在报时了。打更的人穿行在哪一条巷子,我并不知晓。但这寂寥而空灵的梆声,与教堂的钟声一样,让我身心顿时为之一爽。是啊,这禅意深厚的梆声让我明白,所有的盛典和荣耀,不过是一季的盛花,会转瞬间化为流水。那些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包括我自己,不过是这世界的过客而已。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在脱离了灯火璀璨、人语喧嚣的环境后,惧怕一个人走夜路。
这复古的梆声,让西栅的夜,白了。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试简述文章第二段写景的特点及作用。
2.试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1)白鹭来,乘着清风,扇动着丝绸一样的翅膀,倏忽间就翩然而至了。
(2)江南的雨淅淅沥沥下着,好像乌镇这个素服女子忙活了一天,正在做安寝前的沐浴。
3.本文题为“西栅的梆声”,而文中“梆声”却写得不多,这样写是否离题?试谈谈你的理解。
4.作者笔下的乌镇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对它进行叙写的?
解析:
1.参考答案:抓住景物中的主要对象白鹭、云朵、晨雾进行描绘,来展现乌镇的如幻似梦、轻柔缥缈般的景致特点,既渲染出乌镇的一种神秘的气氛,也为后面的记游写景作了背景铺垫。
详此题分析的是写景特点及景物的作用。作者在此段写的是景,而写景,主要选取白鹭、云朵、晨雾来描绘景的特点,联系“写景要抓住主要对象及其主要特点”这一常识,便不难得出答案。分析此段写景的作用时,应联系散文中“景”的作用及文章具体内容作答。就散文而言,景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展示“景”来渲染一种气氛,为所写的人物等提供一个环境(背景)铺垫。由此,便可推知出此段的作用。
2.参考答案:(1)妙用比喻,表现了鸟儿翅膀的洁白及飞翔时的轻快、悠然,也表现了乌镇的清静与作者心情的愉快。(2)妙用拟人,表现了乌镇的素淡、清雅、蒙眬、恬静之美,也表现了作者沉醉于美景中愉悦的心情。
详简析句子的妙处,一般要从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技巧(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两个方面作答。就这两个句子而言,在表达技巧上,(1)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2)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分析句子所表现的内容。联系(1)句中“清风”、“丝绸一样的翅膀”、“倏忽间”、“翩然”等词语,便不难理解写出了白鹭翅膀的素白及动作的轻巧、快捷、悠然等;联系(2)句中“素服女子”、“安寝前的沐浴”等,便不难理解写出了乌镇的素淡、蒙眬、恬静之美。同时,还应从作者这一角度来分析写景的作用。就写景而言,一般是寄寓作者的某种心情,或抒发了作者的某种情感。经过对景物描写的分析,便不难看出,(1)句写出了乌镇的静雅,表现出作者看到此景时心情的轻松愉快;(2)句表现出作者对景的欣赏及内心的愉悦之情。
3.参考答案:“西栅的梆声”是触发作者心灵感悟的对象所在,它使作者(游)景生情,感悟出了人生道理,同时也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详此题虽考查的是文章标题,却关乎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标题,一般或概括文章所写对象,或揭示文章主旨,一般都关系到文章的要旨,或绾结到文章的核心内容。明白了这些,再联系文章内容、主旨,便不难理解出为什么作者要以“西栅的梆声”为标题了。
4.参考答案:淡雅素洁、如梦似幻、安详宁静、多情温婉。作者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先整体描写乌镇的形状及其给人的感觉,然后描写西栅的白天及西栅的船娘。简单地描写了东栅后,又集中描写了西栅的夜晚景色。
详要想概括出乌镇的特点,关键是要对写景部分进行仔细揣摩,要抓住文章中的那些体现景之特点的“词语”,如第一段中的“乌镇是一枝莲”,第二段中的“把人间幻化为海市蜃楼”,第三段中的“素服女子”、“宁静的港湾”、“性情多温婉的女子”,第四段中的“如梦似幻”、“静静的莲”,第八段中的“寂寥而空灵的梆声”等。第二问则关乎文章的线索及文章所写的内容。就游记散文来说,一般是以“游踪”为线索,来对各方位的景物进行叙述描写。这就需要依据作者的“游踪”,抓住文中显示“地点”的词语来梳理,如文中的“乌镇”、“西栅”、“东栅”等词语。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避地日本感赋朱舜水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衣冠谁有先朝制?东海幡然认故 2020-04-06 …
飞机上可以带多少液体.我要去希腊.但是液体东西会很多.100ml以下的是不是可以带很多,我要带的东 2020-05-16 …
城市污水处理厂典型的工艺流程是( )A.污水→格栅→沉砂池→二沉池→生物处理池→出水B.污水→格栅→ 2020-05-18 …
下面短文节录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读后评点这段文字。却说徐晃逃回见操,说王平反去降刘备矣。操大 2020-06-09 …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那驮着彩绸的一 2020-06-21 …
地址翻译成英文.请英语成绩好的同学帮忙翻译,非常感谢!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北栅西坊工业区西兴四路圆方 2020-06-24 …
为什么人在水中看不到东西,带上潜水眼镜才看得见水里的东西?为什么眼睛在水中看不见水里的东西,只有戴 2020-07-05 …
有关眼镜的英语麻烦翻译以下词汇:眼镜,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老花镜,隐形眼镜,墨镜,镜架,树脂镜片, 2020-07-23 …
阅读短文,回答.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 2020-11-11 …
下面短文节录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读后评点这段文字。却说徐晃逃回见操,说王平反去降刘备矣。操大怒 2020-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