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数学-->
几道轨迹方程的数学题1.三角形ABC的顶点B,C坐标分别是(0,0)(4,0)AB边上的中线长为3,求定点A的轨迹方程.2点M到点A(4,0)与点B(-4,0)的距离之和为12,求点M的轨迹方程.已知点M与X轴的距离
题目详情
几道轨迹方程的数学题
1.三角形ABC的顶点B,C坐标分别是(0,0)(4,0)AB边上的中线长为3,求定点A的轨迹方程.
2点M到点A(4,0)与点B(-4,0)的距离之和为12,求点M的轨迹方程.
已知点M与X轴的距离和点M与点F(0,4)的距离相等,求点M的轨迹方程.
4.无论M取任何实数,方程(3m+4)x+(5-2m)y+7m-6=0所表示的曲线必经过一个顶点,求出这一定点的坐标.
1.三角形ABC的顶点B,C坐标分别是(0,0)(4,0)AB边上的中线长为3,求定点A的轨迹方程.
2点M到点A(4,0)与点B(-4,0)的距离之和为12,求点M的轨迹方程.
已知点M与X轴的距离和点M与点F(0,4)的距离相等,求点M的轨迹方程.
4.无论M取任何实数,方程(3m+4)x+(5-2m)y+7m-6=0所表示的曲线必经过一个顶点,求出这一定点的坐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都很简单
1.设AB边上的中线为CD,则CD=3,其中D为中点,点A(x,y)
根据三角形中线和边的一个关系公式(我提示你用余弦定理来证明)
AC²+BC²=2(CD²+AD²) (*)
已知CD=3,B(0,0) C(4,0),从而BC=4
AC²=(x-4)²+y²
AD²=AB²/4=(x²+y²)/4
上面的结论代入(*)整理得到A的轨迹方程
(x-8)²+y²=36,这里要求y不等于0,否则不能构成三角形
2.已知点M到点A(4,0)与点B(-4,0)的距离之和为12
这里其实就是判断离心率的一个过程,离心率小于1,M的轨迹是个椭圆
a=6,c=4
b²=a²-c²=20
所以M的轨迹方程 x²/36+y²/20=1
3.设M(x,y)
根据题意 y²=x²+(y-4)²
化简得到 16(y-1)=x²
4.已知无论M取什么值,方程(3m+4)x+(5-2m)y+7m-6=0必过一点
不知道你是否了解直线系的内容,我假设你已经知道
上述方程改写成
m(3x-2y+7)+(4x+5y-6)=0
可以发现直线
3x-2y+7=0,4x+5y-6=0是相交的
交点是(-1,2)同时满足两直线,从而满足上述方程
这个定点就是所求,即(-1,2)就是方程的定点.
1.设AB边上的中线为CD,则CD=3,其中D为中点,点A(x,y)
根据三角形中线和边的一个关系公式(我提示你用余弦定理来证明)
AC²+BC²=2(CD²+AD²) (*)
已知CD=3,B(0,0) C(4,0),从而BC=4
AC²=(x-4)²+y²
AD²=AB²/4=(x²+y²)/4
上面的结论代入(*)整理得到A的轨迹方程
(x-8)²+y²=36,这里要求y不等于0,否则不能构成三角形
2.已知点M到点A(4,0)与点B(-4,0)的距离之和为12
这里其实就是判断离心率的一个过程,离心率小于1,M的轨迹是个椭圆
a=6,c=4
b²=a²-c²=20
所以M的轨迹方程 x²/36+y²/20=1
3.设M(x,y)
根据题意 y²=x²+(y-4)²
化简得到 16(y-1)=x²
4.已知无论M取什么值,方程(3m+4)x+(5-2m)y+7m-6=0必过一点
不知道你是否了解直线系的内容,我假设你已经知道
上述方程改写成
m(3x-2y+7)+(4x+5y-6)=0
可以发现直线
3x-2y+7=0,4x+5y-6=0是相交的
交点是(-1,2)同时满足两直线,从而满足上述方程
这个定点就是所求,即(-1,2)就是方程的定点.
看了 几道轨迹方程的数学题1.三角...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只要答第二小问如图,反比例函数y=6/x在第一象限上有A、B两点,直线AB与x、y轴分别交于C、D 2020-04-26 …
直线AB:y=-x-b分别与x、y轴交于A (6,0)、B两点,过点B的直线交x轴负半轴于C,且O 2020-05-17 …
椭圆基础椭圆的上顶点是指y轴与椭圆的交点还是短半轴与x或y轴的正半轴交点?如果焦点在y轴上,那么左 2020-05-23 …
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X.点.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X,点B表示的数是-3,如果线段AB的长等于5,则 2020-06-03 …
如图,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x+2分别与x、y轴交于点A,点B,直线CD的函数解析为y=2x- 2020-06-14 …
以知a.b满足(a-b)的平方+|ab+6|=0(1)如果X=2a+3b+3,求此时X的值;(2. 2020-07-08 …
已知,如图直线l的解析式为y=x+4,交x、y轴分别于A、B两点,点M(-1,3)在直线l上,O为 2020-07-22 …
点P(3,a)是函数Y=-2/X上的一点,过点P分别作X和Y轴的垂线,两条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 2020-08-02 …
如图,已知直线Y=-1/2+m分别与x、y轴交与点C、D,与反比例函数y=6/x的图像在第一象限内 2020-08-03 …
如图1,已知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4,顶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M是BC的中点.直如图1, 2020-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