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材料二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材料三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2)材料二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分析它对秦朝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正确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材料三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2)材料二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分析它对秦朝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正确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则人民都来归附”可知,孔子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仁”的学说的具体体现.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着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据材料二“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可知,材料二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法治;韩非思想成为秦朝统治的理论基础,但严刑峻法也导致了秦朝的覆亡.
(3)据材料三“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可知,正确的治国方略应该是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故答案为:
(1)以德治国;“仁”的学说.
(2)法治;韩非思想成为秦朝统治的理论基础,但严刑峻法也导致了秦朝的覆亡.
(3)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2)据材料二“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可知,材料二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法治;韩非思想成为秦朝统治的理论基础,但严刑峻法也导致了秦朝的覆亡.
(3)据材料三“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可知,正确的治国方略应该是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故答案为:
(1)以德治国;“仁”的学说.
(2)法治;韩非思想成为秦朝统治的理论基础,但严刑峻法也导致了秦朝的覆亡.
(3)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 2020-06-17 …
怪之,可之,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翻译 2020-06-19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2020-06-20 …
夫没者岂苟然哉的苟意思和见舟而畏之的畏意思 2020-06-2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材料 2020-06-23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尚贤,使民不争夫严邢者民之所畏也以上言论都围绕什么中心问题 2020-07-0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材料二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 2020-07-1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材料二夫严刑者 2020-07-16 …
2.“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 2020-12-08 …
谁帮我翻译一下文言文?翻译一下以下句子: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字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