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题。甲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题。

  【甲】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毂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乙】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①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②。”良日:“始臣起下邳,与上③会留④,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⑤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箫何等俱封。

  【注】①筹策:计谋。帷帐:行军时主帅所居的营帐。②自择齐三万户:自己选择原齐国境内三万户的地方作为封地。③上:皇上。④留:留县,秦时的县名。⑤时:有时。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1)遂去,无他言(  )

(2)与老人期(  )

(3)乃封张良为留侯(  )

(3)此天以臣授陛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1)甲文中的老父对张良不近情理的态度和苛刻的要求,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高帝在“良未尝有战斗功”的前提下,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人根据甲文的主要事件概括出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均选自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所记载的都是关于张良的史实,但是在表现张良的优秀品质上各有侧重,试对此略作分析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意蕴深刻、启人深思,请谈谈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或体会。(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离开,(2)约定,(3)于是,(4)给

  2.张良因此感到非常奇怪,常常诵读这本书。

  3.(1)考验张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

  (2)孺子可教

  4.甲文重在表现张良的恪守诺言,虚心求教;乙文重在表现他的谦让、多智、不居功自傲。

  5.角度很多,可以分别从老人、张良、以及高帝的角度来回答。如①做人应言而有信、恪守诺言。②领导或老师应善于发现人才和考验人才。③谦虚谨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看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这个作业怎么做?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  2020-05-15 …

比较阅读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一.[甲]故曰,域民不以封  2020-06-18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17分)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2020-06-28 …

已知甲、乙两个班学生的成绩资料如下:甲班的平均成绩为78.成绩标准差是9.58分;乙班的资料见下表  2020-07-20 …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7分)甲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阅读  2020-07-25 …

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如下,它可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分别制得结构简式为乙~庚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  2020-11-03 …

阅读甲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4分)甲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子曰:“不得  2020-11-28 …

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并认真回答以下1~2题.年  2020-12-03 …

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并认真回答以下1~2题.年  2020-12-03 …

图中甲、乙图例对应的粮食作物,正确的是()A、甲~小麦、乙~水稻B、甲~水稻、乙~玉米C、甲~玉米、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