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材料二 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 ,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 李贽《藏书卷》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4分)
(2)概括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3)宋明理学各有哪些代表人物?(4分)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有何贡献?(6分)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孔子主张不适合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要求,所以不被重视;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被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2)朱熹认为儒家思想是不可改变的;李贽 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随着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
(3)宋朝: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南宋的朱熹(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明朝代表人物:王阳明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进人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首先在思想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主要的思想家代表有:李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孟子曰:“人无有不善”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材料二:“今师异道, 2020-07-0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欧罗巴诸国,皆善权子母,以商贾为本计,关有税而田无赋,航海贸迁,不辞远行。四海 2020-11-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 2020-11-2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焉用杀?子欲善为而民善 2020-12-1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 2020-12-1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 2020-12-30 …
英语翻译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是故 2020-12-30 …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 2020-12-30 …
英语翻译文段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020-12-30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孟子曰:“人无有不善”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材料二:“今师异道,人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