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荀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荀子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材料二  苏格拉底强调,人应当凭借理性正确熟悉自己,并且在理智活动中确立道德价值和社会生活准则。熟悉自己并不是熟悉人的外表和身体,而是要熟悉人的灵魂;而熟悉人的灵魂,不在于熟悉灵魂的其他方面,而在于熟悉灵魂的理性部分。

材料三  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都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孔子、孟子、荀子、苏格拉底关于人性的观点。

(2)面对战国时代诸侯纷争、尔虞我诈的局面,孟子和荀子认为人们怎样才能具备“善”?

(3)结合材料三,分析苏格拉底论述人性的背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孔子:人性都是一样的,没有善恶区别            孟子:人性善     荀子:人性恶      &nbs...
看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⑵  2020-05-17 …

“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2020-05-17 …

直躬救父楚有直躬者,其父窃羊而谒①之上②,上执而将诛之。直躬请代之。将诛矣,告吏曰:“父窃羊而谒之  2020-06-17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分别讲了哪三方面的内容  2020-07-08 …

我想对送信人说“啪!”有人在敲我家的门,在这大年夜会是谁到我家来?我打开大门,只见风雨中站着一个人  2020-07-14 …

英语翻译括号里的单词要用上哒!..1.中国人对2008年奥运会取得成功充满信心.(confiden  2020-07-15 …

心理学家有这样一个共识:“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卑。”这说明A.自卑无所谓,不要去管他B.自卑很正常  2020-11-24 …

英语翻译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  2020-11-25 …

调整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现在的信件几乎都是信封里装着信纸,信纸上写着寄信人要说的话。()从信件的  2020-12-02 …

如果你被最信任,最在乎的人欺骗了,你会怎么办?你发现你一直被你最在乎最信任的人欺骗,可你却没有得到一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