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荀子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材料二 苏格拉底强调,人应当凭借理性正确熟悉自己,并且在理智活动中确立道德价值和社会生活准则。熟悉自己并不是熟悉人的外表和身体,而是要熟悉人的灵魂;而熟悉人的灵魂,不在于熟悉灵魂的其他方面,而在于熟悉灵魂的理性部分。
材料三 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都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 1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孔子、孟子、荀子、苏格拉底关于人性的观点。
( 2 )面对战国时代诸侯纷争、尔虞我诈的局面,孟子和荀子认为人们怎样才能具备“善”?
( 3 )结合材料三,分析苏格拉底论述人性的背景。
孟子:人性善 荀子:人性恶
苏格拉底:人是理性的
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孟子《孟子·告子下》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 2020-06-14 …
《孟子尽心下》中几句话的意思《孟子·尽心下》: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 2020-06-23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阅读 2020-07-29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3分)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 2020-07-29 …
孟子小时家住在墓地旁,因而与同伴经常学祭祀,孟母于是把家搬到街市住,于是孟子又学商人做起买卖来。后来 2020-11-14 …
在线求指导:阅读下面《孟子》选段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徐子曰:“仲尼亟①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 2020-11-21 …
你对下列作家的情况熟悉吗?哪一项说法正确?[]A.《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孟子是儒家思想 2020-12-0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滕定公薨①,世子谓然友曰②:“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 2020-12-1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庄暴见孟子《孟子》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2020-12-22 …
鞍钢人孟泰是我国第一代劳动模范的典型代表.以下属于孟泰精神的是1艰苦奋斗2善始善终3功而忘私4爱厂如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