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荀子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材料二   苏格拉底强调,人应当凭借理性正确熟悉自己,并且在理智活动中确立道德价值和社会生活准则。熟悉自己并不是熟悉人的外表和身体,而是要熟悉人的灵魂;而熟悉人的灵魂,不在于熟悉灵魂的其他方面,而在于熟悉灵魂的理性部分。

材料三   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都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1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孔子、孟子、荀子、苏格拉底关于人性的观点。

2 )面对战国时代诸侯纷争、尔虞我诈的局面,孟子和荀子认为人们怎样才能具备“善”?

3 )结合材料三,分析苏格拉底论述人性的背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孟子:人性善      荀子:人性恶

           苏格拉底:人是理性的

     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看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  2020-05-16 …

“文王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1,方七十里,有诸  2020-06-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于公平法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曰:“于公”,为县  2020-06-19 …

文化经典阅读,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①季康于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  2020-06-27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齐宣王问曰:“汤放桀①,武王伐纣②,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2020-06-27 …

子曰贤哉回也习题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刘  2020-07-02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齐宣王问曰:“汤放桀①,武王伐纣②,有诸?”孟子对曰:“于  2020-07-12 …

请回答一下两道关于论语的题目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  2020-11-0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  2020-11-11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