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1)佛肸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②,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1)佛肸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②,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③;不曰白乎,涅而不缁④.吾岂匏瓜⑤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论语•阳货》)
(2)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论语•公冶长》)
(3)子欲居九夷⑥,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4)“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孔子家语•在厄》)
【注释】:①佛肸:音bìxī,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 ②畔:叛,谋反。 ③磷:损伤,这里为变薄。④涅:一种矿物质,可用作颜料染衣服,染黑。 缁:音zī,黑色。⑤匏瓜:这里指不能食用的苦葫芦。⑥九夷:指商末箕子隐居之地,即朝鲜半岛。
(1)面对春秋末期的时代环境和个人处境,孔子对政治先后流露出哪些思想倾向?
(2)孔子的这些思想倾向是否矛盾呢?结合材料,简单谈谈你对其思想倾向的体认。
(1)佛肸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②,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③;不曰白乎,涅而不缁④.吾岂匏瓜⑤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论语•阳货》)
(2)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论语•公冶长》)
(3)子欲居九夷⑥,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4)“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孔子家语•在厄》)
【注释】:①佛肸:音bìxī,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 ②畔:叛,谋反。 ③磷:损伤,这里为变薄。④涅:一种矿物质,可用作颜料染衣服,染黑。 缁:音zī,黑色。⑤匏瓜:这里指不能食用的苦葫芦。⑥九夷:指商末箕子隐居之地,即朝鲜半岛。
(1)面对春秋末期的时代环境和个人处境,孔子对政治先后流露出哪些思想倾向?
(2)孔子的这些思想倾向是否矛盾呢?结合材料,简单谈谈你对其思想倾向的体认。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焉能系而不食(积极入世,为人所用);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若道不行,避居海外);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修道立德,坚守节操).
(2)不矛盾.材料一是孔子的主要主张,材料二是大道不行的情况下,可能作出的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事实证明孔子并未避居海外,他一直相信自己坚守君子之道.可以结合具体材料阐述.
答案:
(1)①积极入世,为人所用 ②若道不行,避居海外 ③修道立德,坚守节操.(最好是前两个点,一点1分)
(2)①孔子的这些思想倾向并不矛盾;②孔子对政治的主要思想倾向是积极入世,渴望为人所用.虽说乱邦不入,但是要能为人所遇,他坚信自己能坚守君子之道,涅而不缁;③孔子隐居海外的想法,不是主要的.只是在设想实在不得已,大道不行的情况下,思考自己向何处去的问题.他亦坚信自己即使被迫乘桴浮于海,亦不失为君子,修道立德,不忘君子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④孔子最终没有去隐居海外,说明他最终也没有走到实在无路可走的地步,虽说思想一直未能实现,但是自比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弃执着.(②③④,一点1分,共3分)
译文:
①佛肸召请孔子到中牟去,孔子准备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老师说过:‘有奸臣国都,君子不去.’佛肸据中牟动乱,您要去,为什么?”孔子说: “是的,我说过这话.但我也说过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吗?不是说过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象不能吃的苦匏瓜吗?怎能只能看而不能吃呀!”
②孔子说:“我的大道在社会行不通,要乘坐小船漂流到海外,能够跟随我的人,只有子路吧!” 子路听到后非常高兴.
③孔子想要到九夷去居住,有人问他说:“那里条件很简陋,不适宜居住的.”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居住的地方,怎么会是简陋的地方呢.”
④一个人能否遇到良好机缘,是时机的问题;一个人贤与不肖,则是他的才能问题.君子博学且有甚深的谋略,但是怀才不遇的却大有人在,岂仅仅只有我一人呢?而且芝草幽兰生于深林之中,并不会因为没有人欣赏就不散发芬芳;君子修身养性,成就道德学问,也不会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2)不矛盾.材料一是孔子的主要主张,材料二是大道不行的情况下,可能作出的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事实证明孔子并未避居海外,他一直相信自己坚守君子之道.可以结合具体材料阐述.
答案:
(1)①积极入世,为人所用 ②若道不行,避居海外 ③修道立德,坚守节操.(最好是前两个点,一点1分)
(2)①孔子的这些思想倾向并不矛盾;②孔子对政治的主要思想倾向是积极入世,渴望为人所用.虽说乱邦不入,但是要能为人所遇,他坚信自己能坚守君子之道,涅而不缁;③孔子隐居海外的想法,不是主要的.只是在设想实在不得已,大道不行的情况下,思考自己向何处去的问题.他亦坚信自己即使被迫乘桴浮于海,亦不失为君子,修道立德,不忘君子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④孔子最终没有去隐居海外,说明他最终也没有走到实在无路可走的地步,虽说思想一直未能实现,但是自比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弃执着.(②③④,一点1分,共3分)
译文:
①佛肸召请孔子到中牟去,孔子准备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老师说过:‘有奸臣国都,君子不去.’佛肸据中牟动乱,您要去,为什么?”孔子说: “是的,我说过这话.但我也说过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吗?不是说过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象不能吃的苦匏瓜吗?怎能只能看而不能吃呀!”
②孔子说:“我的大道在社会行不通,要乘坐小船漂流到海外,能够跟随我的人,只有子路吧!” 子路听到后非常高兴.
③孔子想要到九夷去居住,有人问他说:“那里条件很简陋,不适宜居住的.”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居住的地方,怎么会是简陋的地方呢.”
④一个人能否遇到良好机缘,是时机的问题;一个人贤与不肖,则是他的才能问题.君子博学且有甚深的谋略,但是怀才不遇的却大有人在,岂仅仅只有我一人呢?而且芝草幽兰生于深林之中,并不会因为没有人欣赏就不散发芬芳;君子修身养性,成就道德学问,也不会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看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人有嫁其女而教之者,曰:“尔为善,善人疾之.”对曰:“然则当为不善乎?”曰:“善尚不可为, 2020-06-04 …
英语翻译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2020-06-17 …
英语翻译有所得而守之太狭,则德孤;有所闻而信之不笃,则道废,这句话.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 2020-06-17 …
《名读书》标题中的“名”是什么意思?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 2020-06-20 …
古文翻译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 2020-06-29 …
英语翻译其一:人有嫁其女而教之者,曰:“尔为善,善人疾之.”“然则当为不善乎?”曰:“善尚不可为, 2020-07-07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一)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 2020-07-0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 2020-11-08 …
英语翻译书生一囊映闻于里,里人高其义,晨诣之,谢他往.里人曰:“何有囊莹读,而晨他往者?”谢曰:“无 2020-12-14 …
古文翻译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