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黄鹤楼崔颢诗中三次写黄鹤有什么作用?

题目详情
黄鹤楼 崔颢诗中三次写 黄鹤 有什么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以下内容,
  这首律诗,高绝千古,被古代诗评第一人严羽推为古今第一.
  下面我们来分析楼主的问题,并一同欣赏本诗的高妙之处.
  1.先分说:
  第一次提到“黄鹤”,是起笔,没有实写,而是从传说而起,是过去传说中的黄鹤(楼),是虚写.
  第二次提到“黄鹤”,是紧接第一句并与之呼应,是实写,是写现实中眼前实际存在的黄鹤楼,由此第一二句一实一虚相结合,加深了人去楼空的落寞之感.
  第三次提到“黄鹤”,又是虚写,实际上是首联意思的进一步深化,你看“一去不复返”,是永远不再回来的意象,是一种彻底的寂寞,把人的心都冻到骨髓里面去了,下一句的“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实写,但把这种感觉扩大到整个宇宙,引发人无尽地遐思.
  这四句虽三次用“黄鹤”,两次用“空”,同时不合格律,但浑然天成,不着痕迹.所以被诗歌推崇自然的严沧浪誉为古今第一.
  2.再总说:
  作者前四句三提“黄鹤”,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因为紧扣了主题,还因为紧紧抓住了“黄鹤”这一特殊的无与伦比的意象,原因有三:其一,“黄鹤”是黄鹤楼的精神内涵之所在,与楼同名,虚实结合,容易驾驭大作;其二,“黄鹤”不仅在空间上飞去飞来,可以跨越,同时又因为它是神仙的坐骑,故在时间上不类凡鸟,仍可跨越,这一点是其它意象难以完成的重任,故可助作者引发各种深层次的对时空的想象与遐思;其三,在音节上,“黄鹤”时来时去,一波三折,有一种往复回荡的美感,能够让读者离黄鹤忽远忽近,曲折萦回,挥之不去,始终抓住读者的心,不断加重“黄鹤”这一意象和与之相对应的落寞的感情在人心中的份量,直至“白云”一句才直出胸臆,喷薄而出,将这种深沉的感觉推向整个时空宇宙.可谓厚积而薄发.
  3.其它:
  后四句,非常严整,与前四句形成显明的对比,不仅是行文的需要,而可能更是作者刻意地安排.我们来看,前四句写天上,写宇宙,可以任意想象,天马行空,这样才能扩大诗的境界和表现力;而后四句写地上,写人间,只能遵守纲常法纪,规规矩矩,这同样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因为“昔人”“黄鹤”“白云”是不受约束的,寿命无限,想来想走,一随自愿,没有忧愁,没有挂牵,而人就截然不同了.登楼俯瞰人间,一是一,二是二,每一颗树,每一根草都有它自己的位置,想要一种和黄鹤那种纵横八荒,任意东西的感觉,不也太难了吗?
  所以结句的“日墓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所抒发的不仅仅是一般的乡愁,更是对人,对人生的种种无奈,而难寻到真正自己所想往的归宿的高度总结.
  综上所述,作者才能够借助黄鹤这一非常特殊的“意象”和黄鹤楼一诗,表达了丰富的无穷无尽的并可以穿越千古的含义.咀之,含义深刻,蕴味无穷.
看了 黄鹤楼崔颢诗中三次写黄鹤有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所示,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其底边与腰之比等于k,这样的三角形叫做黄金三角形.已知AB=1  2020-04-08 …

如图,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其底边与腰的比是k,这样的三角形叫黄金三角形,已知腰长AB=1,△  2020-04-08 …

顶角是36°的等腰三角形称为黄金三角形,设黄金三角形的底边与腰之比为m.如图,在黄金△ABC中,A  2020-04-08 …

(2013•温州一模)如图,已知线段AB,(1)线段AB为腰作一个黄金三角形(尺规作图,要求保留作  2020-04-08 …

口袋里有红黄蓝三种球,黄的3分之2与蓝的同样多,蓝的三分之二比红的少3个黄的比口袋里有红色,蓝色,  2020-05-16 …

初中常见暗红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绿色固体是什么还有黄色溶液,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写两个,不溶于稀HNO  2020-05-17 …

用红、黄、绿、蓝、紫5种颜色写‘‘三好生’’三个字颜色不可以相同,最多能写几个不同的‘‘三好生’  2020-06-10 …

如图,已知线段AB,以线段AB为腰作一个黄金三角形(尺规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友情提  2020-11-06 …

如图,已知线段AB,(1)线段AB为腰作一个黄金三角形(尺规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  2020-11-06 …

黄河自古以来都是诗人吟诵的对象,请你写出有关黄河的古诗名句(至少写三句).⑴.⑵.⑶.黄河无论是惊涛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