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之”的取独用法,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中的“之”课本注释是说取消句子间的独立性,可是我不明白是怎么取的独啊?一般的取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么?上文中“臣之壮也,
题目详情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之”的取独用法,
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中的“之”课本注释是说取消句子间的独立性,可是我不明白是怎么取的独啊?
一般的取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么?上文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之取独后,“臣之壮也”译为“我年轻的时候”,整个做了后面“犹不如人”的状语;这个我能理解;可是“邻之厚,君之薄”在动词“厚”和“薄”之后就没有别的动词了,也没有别的结构了,那这个“之”取独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中的“之”课本注释是说取消句子间的独立性,可是我不明白是怎么取的独啊?
一般的取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么?上文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之取独后,“臣之壮也”译为“我年轻的时候”,整个做了后面“犹不如人”的状语;这个我能理解;可是“邻之厚,君之薄”在动词“厚”和“薄”之后就没有别的动词了,也没有别的结构了,那这个“之”取独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来,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⑥以乱易整(用)
⑦阙秦以利晋(用来)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在那里)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越国以鄙远”)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结构助词“的”)
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在……的时候)
⑧子犯请击之(代词,秦军)
⑨ 缀耕之垄上(动词,到)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来,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⑥以乱易整(用)
⑦阙秦以利晋(用来)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在那里)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越国以鄙远”)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结构助词“的”)
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在……的时候)
⑧子犯请击之(代词,秦军)
⑨ 缀耕之垄上(动词,到)
看了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之”的取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7.“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是A.烟笼寒水月笼沙 2020-03-29 …
英语翻译高帝之入秦,一战于武关,兵不血刃,而至咸阳.此天也,非人也.秦之亡也,诸侯并起,争先入关. 2020-06-12 …
英语翻译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2020-06-17 …
.选出下列各句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多谢后世人谢家事夫婿阿母谢媒人B.秦以攻取之外以地事秦 2020-07-02 …
9.汉代蔡邕曾写道:“……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这一材料说明()A.秦 2020-07-14 …
“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烟笼寒水月 2020-11-10 …
英语翻译高帝之入秦,一战于武关,兵不血刃,而至咸阳.此天也,非人也.秦之亡也,诸侯并起,争先入关.秦 2020-12-07 …
先秦(秦以前)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渊源,七年级一班同学对先秦文明“之最”做了一个图片展,其中有错误的一项 2020-12-18 …
《晋书·卫恒传》记载:“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用之,独符玺、幡信、 2020-12-26 …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