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蜀相》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1. 对《蜀相》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开创,“济”扶助。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掌握。C项“‘频烦’即频繁,连续”解释有误,应为“多次地烦劳”;“‘两朝’指东汉和蜀汉”理解有误,应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三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中国三国时期的欧洲军队要是在中国三国时期特指(刘备入川刚刚取得四川的时间的2到3年后),欧洲强国不 2020-05-13 …
对《蜀相》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 2020-06-09 …
1.对《蜀相》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 2020-06-18 …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了蜀汉丞相孔明南征孟获的战争中,蜀军误喝哑泉中毒,后经当地一老叟指点,蜀军 2020-07-28 …
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B.“又闻子规啼 2020-11-01 …
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B.“又闻子规啼 2020-11-01 …
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B.“又闻子规啼 2020-11-01 …
对《蜀道难》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B.“ 2020-11-01 …
广东茂名拟设立PX(一种化工原料)项目,引发当地一些人聚集抗议,极个别人还煽动上街游行,严重影响茂名 2020-11-12 …
对《蜀道难》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B.“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