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言文《动筒尝于国学》翻译
题目详情
文言文《动筒尝于国学》
翻译
翻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原文
动筒(1)尝(2)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6)有七十二人."动筒因(9)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4)?几人未着之?”博士曰:“经传无文(7).”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者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8).
2注释
(1)动筒:人名.
(2)尝:曾经.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
(3)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
(4)着冠:成年.
(5)岂合:怎么能.
(6)达者:显达的人.
(7)文:记载
(8)对:回答
(9)因:于是
3现代文翻译
动筒曾经在国学中听见博士辩论说:“孔子的弟子有名的有七十二个人.”动筒于是就问:“有名的七十二个人,几个是成年的,几个是未成年的?”博士说:“书上没有记载.”动筒说:“先生读书,怎么能不知道孔子的弟子成年的有三十个人,未成年的有四十二个人呢?”博士问:“你是根据哪篇文章知道的?”动筒说:“《论语》中说:‘冠者五六人’,五乘以六是三十,‘童子六七人’,六乘以七是四十二,加起来不是七十二个人吗?”在座的人都大笑起来.博士没有话语回答他.
4启示
动筒的角度:读书不要望文生义,不要自作聪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装懂,最后只会害了自己.
博士的角度:读书不能食古不化,不知变通,不要奉经书为至理,不敢质疑.
动筒(1)尝(2)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6)有七十二人."动筒因(9)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4)?几人未着之?”博士曰:“经传无文(7).”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者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8).
2注释
(1)动筒:人名.
(2)尝:曾经.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
(3)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
(4)着冠:成年.
(5)岂合:怎么能.
(6)达者:显达的人.
(7)文:记载
(8)对:回答
(9)因:于是
3现代文翻译
动筒曾经在国学中听见博士辩论说:“孔子的弟子有名的有七十二个人.”动筒于是就问:“有名的七十二个人,几个是成年的,几个是未成年的?”博士说:“书上没有记载.”动筒说:“先生读书,怎么能不知道孔子的弟子成年的有三十个人,未成年的有四十二个人呢?”博士问:“你是根据哪篇文章知道的?”动筒说:“《论语》中说:‘冠者五六人’,五乘以六是三十,‘童子六七人’,六乘以七是四十二,加起来不是七十二个人吗?”在座的人都大笑起来.博士没有话语回答他.
4启示
动筒的角度:读书不要望文生义,不要自作聪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装懂,最后只会害了自己.
博士的角度:读书不能食古不化,不知变通,不要奉经书为至理,不敢质疑.
看了 文言文《动筒尝于国学》翻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一、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强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不同表达方式,才能使交际有效. 2020-06-05 …
动筒尝于国学动筒(1)尝于国学(2)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 2020-06-15 …
文言文在线翻译动筒尝于国学中看博士伦难云:“孔子弟子达者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 2020-06-15 …
文言文《动筒尝于国学》翻译 2020-06-15 …
英语翻译原文:海鸟曰爰居,止於鲁东门外三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文仲之为政也.夫祀国之 2020-06-19 …
英语翻译我曾经试过用多国语言翻译同一句话,再翻译回来,结果,再翻译回来的意思都不一样,而且都与原意不 2020-11-03 …
前不久,中国民族语言翻译局自主研发出了专门在手机上使用的维汉智能语音翻译软件,实现了维吾尔语和汉语的 2020-11-06 …
《动筒辩难》动筒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博士无以对.怎么翻译? 2020-11-13 …
英语翻译在很久以前,人类各个国家的语言都不互通,交流很困难,他们是怎样把这国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 2020-12-01 …
英语翻译现在各国语言都可以互相翻译,都可以学习到另一种语言.但是在最初的时候,两种语言还不能互相翻译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