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数学-->
在平面上给定一个△ABC,试判断平面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线段AP的中点为M,线段BM的中点为N,线段CN的中点为P?若存在,这样的点P有几个?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题目详情
在平面上给定一个△ABC,试判断平面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线段AP的中点为M,线段BM的中点为N,线段CN的中点为P?若存在,这样的点P有几个?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平面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只有一个.
作l∥AC,使l与AC的距离等于AC上高的
,
作m∥BC,使m与BC距离等于BC上高的
,交点为P,
AP中点M,连结BM,连结CP,延长交BM于N,
则点P为所求的点.

证明:如图,S1=S2=
S△ABC=S3,
S4=S5+S6=
=
,
S2,S3同底PC,它们在PC上的高相等,
S2,S3在PC上的高相等,也是S5,S6在PN上的高,
S5=S6=
,
S5,S6的高=P到BM的距离,故BM=MN,
S5=S3,故CP=PN.
作l∥AC,使l与AC的距离等于AC上高的
2 |
7 |
作m∥BC,使m与BC距离等于BC上高的
1 |
7 |
AP中点M,连结BM,连结CP,延长交BM于N,
则点P为所求的点.

证明:如图,S1=S2=
1 |
7 |
S4=S5+S6=
1−
| ||
2 |
2 |
7 |
S2,S3同底PC,它们在PC上的高相等,
S2,S3在PC上的高相等,也是S5,S6在PN上的高,
S5=S6=
1 |
7 |
S5,S6的高=P到BM的距离,故BM=MN,
S5=S3,故CP=PN.
看了 在平面上给定一个△ABC,试...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两个直角三角形共底边,取底边中点,则以该点为圆心,1/2底边长为半径的圆经过这四点吗?貌似初中阶段 2020-05-14 …
【概率】怎样证明独立/互斥事件比如抽球 红26 蓝26 在不放回的情况下 第一次抽到红球的概率为A 2020-05-15 …
密度一题求解测得量筒质量为G,装满醋的量筒质量为G1,装满水的量筒质量为G2,已知水密度为p水,求 2020-05-19 …
已知等边△abc,它的高为h如图(1)若点p在△abc内,则点p到△abc的三边的距离和h的大小关 2020-06-12 …
双曲线第一定义怎样证明,为什么MF1-MF2=常数,如何证明,最好附图 2020-06-23 …
模态逻辑中,"必然p"和"可能非p"为什么呈矛盾关系?举例:必然p:明天必然模态逻辑中,"必然p" 2020-07-01 …
设a,b及√a+√b都是整数,证明√a及√b都是整数.我知道这个怎么证明的,但证明中我有一步搞不懂 2020-07-30 …
初三几何题,希望能帮助解答图不太好画,题是这样: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角C=90度,M,N分别 2020-08-02 …
怎样证明为入射角为折射角时的偏向角为最小偏向角? 2020-12-15 …
直线3x+4y-12=0与椭圆x2/16+y2/9=1相交于AB两点,椭圆上点P使得△PAB的面积等 2021-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