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语文文言文翻译(好急)江西之境,其山奇秀,而水清泻,委折演注,至于南昌,则山益壮、水益大,故生人禀是气者,多能文章,而其为文又能脱略其鄙朴之质,振作其委靡之体.故言文者,未有先于江西.

题目详情
语文文言文翻译(好急)
江西之境,其山奇秀,而水清泻,委折演注,至于南昌,则山益壮、水益大,故生人禀是气者,多能文章,而其为文又能脱略其鄙朴之质,振作其委靡之体.故言文者,未有先于江西.然习俗之弊,其上者常以怪诡险涩为能事,以造语至不可解为绝妙.其次者泛取耳闻经史子传,下逮小说,无问类不类,钞袭近似而杂举之,以多为博.而下者,乃突兀其首尾,轻重其情状,以文为事.呜呼,此何为者哉!大抵其人于学无所养,于德无所蓄,假以文其寡陋;而从之者亦乐其易能,无怪其祸之至此,不可收拾也.②即以江西为文者论之:欧阳文忠公、王文公、曾南丰①非其人乎?执笔诸君亦尝取其书而读之,凡己之所为,合于此三君否也?苟不合,则己之谬可知也,而曾不出此,何也?盖三君之文,非止发于天资而已也.其通今博古,养德制行,所从来者远矣,宜乎乐为寡陋而为能者不知思也.如此而欲以文自命,则亦惜乎秀气之委②者矣.悲夫,岂独学者之咎哉!岂独学者之咎哉!③南昌刘君资深,以其子应文之文求教于余.观资深之意,深有望于其子矣.应文之笔端,清而健,信乎山水秀润之所钟者,设有可望者也.余于江西有情,特以忧江西之文敝者,而告之应文,愿应文勉之哉.(选自元朝虞集《南昌刘应文文稿叙》,有删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江西这个地方,它的山岭清奇秀丽,而水流清澈流出,一路上曲折流转,一直到了南昌,则更是山更显壮丽,水更显大气,所以书生们秉持着这种自然之气,善于写文章,并且写的文章能够脱离粗鄙,超越繁冗.所以世人一旦说文章,从来不敢说自己比江西人还厉害的.但是毕竟习俗流弊,写文章好的人常常喜欢写怪癖诡异晦涩难懂的文章,认为假如文章的内容无人看懂为,那就是绝好的文章.写的稍次的人,则喜欢看经典史书诸子百家,甚至于小说,不管像不像,都抄袭进自己的文章,好像这样就是博学似的.写的最不好的人,则故意大写特写文章的首尾,而忽视其中的内容,不把文章当回事.唉,这些是什么人啊!这些人大约都是不喜好学习,不喜好道德的,只是拿文章来修饰自己的粗鄙;但是世俗竟然欣赏那些人,难怪这种文风贻害至此,难以收拾.
就以江西之地的作家来说: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不是这人吗?笔者看官也曾经拿他的文章来读,凡是自己所写的,是否合乎这三位文豪的标准?如果不合乎,那么自己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了,而没有曾经超过他们三位的,这是为什么呢?大概这三位文豪的文章,并非只是源自天赋的文采而已.他们了解时政博览历史,修养道德节制行为,(众人)遵从他们文章的套路已经很久了,导致大家都愿意做才疏学浅见识肤浅的人,而本来有能力(独立思考)的人也不愿独立思考了.像这样希望用文章来象征自己,那么就可惜了(那些)被天地之间灵气所附着的人了.悲哀啊!这难道仅仅是学习的人的过错吗?这难道仅仅是学习的人的过错吗?
②南昌一位叫刘资深的男子,拿他儿子刘应文的文章向我求教.我看刘资深的表情含义,他内心应该是对他的儿子有着深深的期望的.刘应文的文笔,清秀刚健,仿佛就是天地灵秀所钟情的人选,我估计他是一位值得寄托希望的孩子.我对于江西有着很深的情感,特地把担忧江西人文章蹩脚的担心告诉了刘应文,希望刘英文能够自勉.
看了 语文文言文翻译(好急)江西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①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②文龙上疏极言其失③始悔不用文龙之言④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⑤使持书责世强、刚  2020-05-16 …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逛之,言:“我亦鬼.”鬼  2020-06-07 …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各题。清官周忱[明]焦竑周文襄公①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  2020-06-13 …

文言文阅读(19分)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口无杀害之言。至于亲宾来  2020-06-15 …

帮忙做下(南阳宋定伯年少时…)的题目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  2020-06-17 …

英语翻译1、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  2020-06-23 …

《宋定伯捉鬼》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  2020-07-16 …

下列句中的“言”当“说”讲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C.  2020-11-08 …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  2020-11-23 …

来自世界各地的17名数学家相聚在北京召开一次研讨会,他们之间至多使用三种语言,至少使用一种.试证明: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