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这句话翻译.

题目详情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这句话翻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它理会过.”(《朱子语类》卷15)
这反映的是典型的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每件事情每个事物都要仔细的追求.
这里的穷,格都作穷究解.
朱熹的格物说包含有一定程度的求知的因素,他所谓的格物的范围是无所不包的:“上而太极无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语类》卷15)由此观之,他所格的物,既指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也指哲学上的最根本原理.
格物致知
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 一.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词 目 格物致知
发 音 gé wù zhì zhī
释 义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 处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总的来说就要对遇到的事情研究彻底,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看了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翻译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物  2020-03-30 …

小明每隔30天理一次发,小刚每隔40天理一次发,今年元旦那天,他俩同时去理发,他俩下次同时理发是哪  2020-04-26 …

求为这篇作文拟一个题目和提纲每个人都会有理想,理想是美好的.理想的得以实现需要我们付出行动.正所谓  2020-06-29 …

只要公理,定理一边去!几何公理,欧氏几何公理,定理爬一边切,我不要证明,只要公理!所有的!你所说的  2020-07-30 …

推理题推理推理为什么我搭上了一列特快车,大概在还差10分就午夜12点的时候,在中途站有一推理题推理推  2020-10-30 …

有关于秋水仙素问题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常用方法有用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处理,低温处理是怎样一个原理,它  2020-11-10 …

辩论题材事情的真理只有一个事情的真理只有一个,根据这个题材进行辩论,正方就是事情的真理只有一个,对此  2020-11-21 …

英语翻译当代心理学研究前景摘要:“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段短暂的历史”.在心理学成为一门正  2020-11-21 …

初中生的心理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某学校对本校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素质测试,测  2020-11-22 …

怎么办--.高一考试前几门粗心太多了主要是物理.物理一个计算题,没看清楚题目,结果本来会做的题目做错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