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题目详情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格物致知格物:把“物”字与“格”字联合在一起,凑成一个名词,叫做“格物”,并非完全是指格去心中的物欲才叫做“格物”.换言之,“致知格物”的道理,只要在孔子的孙子、曾子的门人子思所著的《中庸》中,就有明显的解释,如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由此可知尽人之性,还只是自我“内明”学养的一段功夫.进而必须达到尽物之性的“格物致知”,才是内圣外用的学问.\x0d格物致知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 一.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x0d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看了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2020-06-05 …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2020-07-25 …
请问什么叫做格物,自知?这两个我总是给弄混,究竟哪个是说要认识到事物的根本问题?或者说格物与自知分别 2020-11-05 …
8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在概述了《大学》本身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后指出:“这样,格物致知的 2020-11-05 …
王阳明所说的““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 2020-11-05 …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2020-11-05 …
英语翻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2020-12-14 …
英语翻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2020-12-14 …
格物致知与唯物主义不矛盾么?格物致知不是客观唯心主义么,那么强调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不是强调唯心主义么? 2020-12-27 …
成语“格物致知”源白于《礼记・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推究;致:求得。)格物致知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