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用SiHCl3与H2在1357K的条件下制备高纯硅,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已知SiHCl3的性质如下:沸点为33.0℃;密度为1.34g•mL-1;易溶于有机溶剂;能
题目详情
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用SiHCl3与H2在1357 K的条件下制备高纯硅,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SiHCl3的性质如下:沸点为33.0℃;密度为1.34 g•mL-1;易溶于有机溶剂;能与H2O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回答:
(1)装置C中的烧瓶用水浴加热的优点为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装置E的作用为___、___、___.
(4)相关实验步骤如下,其合理顺序为___(填序号).
①加热装置C,打开K2,滴加6.5 mL SiHCl3;
②打开K1,装置A中反应一段时间;
③关闭K1;
④关闭K2;
⑤加热装置D至1357K.
(5)计算SiHCl3的利用率:对装置E中液体进行分液操作,取上层液体20.00 mL转移至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用0.1 mol•L-1盐 酸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20.00 mL.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SiHCl3的利用率为___%(保留两位小数).
(6)设计实验,检验SiHCl3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存在盐酸___.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用SiHCl3与H2在1357 K的条件下制备高纯硅,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SiHCl3的性质如下:沸点为33.0℃;密度为1.34 g•mL-1;易溶于有机溶剂;能与H2O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回答:
(1)装置C中的烧瓶用水浴加热的优点为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装置E的作用为___、___、___.
(4)相关实验步骤如下,其合理顺序为___(填序号).
①加热装置C,打开K2,滴加6.5 mL SiHCl3;
②打开K1,装置A中反应一段时间;
③关闭K1;
④关闭K2;
⑤加热装置D至1357K.
(5)计算SiHCl3的利用率:对装置E中液体进行分液操作,取上层液体20.00 mL转移至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用0.1 mol•L-1盐 酸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20.00 mL.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SiHCl3的利用率为___%(保留两位小数).
(6)设计实验,检验SiHCl3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存在盐酸___.32
3-12
23
1
1
2
3-13
3

已知SiHCl3的性质如下:沸点为33.0℃;密度为1.34 g•mL-1;易溶于有机溶剂;能与H2O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回答:
(1)装置C中的烧瓶用水浴加热的优点为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装置E的作用为___、___、___.
(4)相关实验步骤如下,其合理顺序为___(填序号).
①加热装置C,打开K2,滴加6.5 mL SiHCl3;
②打开K1,装置A中反应一段时间;
③关闭K1;
④关闭K2;
⑤加热装置D至1357K.
(5)计算SiHCl3的利用率:对装置E中液体进行分液操作,取上层液体20.00 mL转移至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用0.1 mol•L-1盐 酸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20.00 mL.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SiHCl3的利用率为___%(保留两位小数).
(6)设计实验,检验SiHCl3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存在盐酸___.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用SiHCl3与H2在1357 K的条件下制备高纯硅,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SiHCl3的性质如下:沸点为33.0℃;密度为1.34 g•mL-1;易溶于有机溶剂;能与H2O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回答:
(1)装置C中的烧瓶用水浴加热的优点为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装置E的作用为___、___、___.
(4)相关实验步骤如下,其合理顺序为___(填序号).
①加热装置C,打开K2,滴加6.5 mL SiHCl3;
②打开K1,装置A中反应一段时间;
③关闭K1;
④关闭K2;
⑤加热装置D至1357K.
(5)计算SiHCl3的利用率:对装置E中液体进行分液操作,取上层液体20.00 mL转移至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用0.1 mol•L-1盐 酸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20.00 mL.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SiHCl3的利用率为___%(保留两位小数).
(6)设计实验,检验SiHCl3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存在盐酸___.32

3-12
23
1
1
2
3-13
3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装置制备氢气,B装置中盛放浓硫酸干燥氢气,防止SiHCl33水解,利用生成的氢气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再在D中反应得到高纯硅,同时生成HCl气体,D装置中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还可以防止倒吸,最后可以利用燃烧法处理氢气.
(1)水浴加热,受热均匀,得到平稳的SiHCl33气流,
故答案为:受热均匀,得到平稳的SiHCl33气流;
(2)D中氢气与SiHCl33反应生成Si与HCl,反应方程式为:SiHCl33+H22
Si+3HCl,
故答案为:SiHCl3+H2
Si+3HCl;
(3)装置E的作用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还可以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防止倒吸;
(4)先通入氢气,排尽装置中空气,再加热石英管,提高原理利用率,反应完毕停止通氢气,其合理顺序为:②⑤①④③,
故答案为:②⑤①④③;
(5)滴定终点时,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
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的HCl与后加入HCl的物质的量之和,则生成HCl的物质的量=0.2L×1mol/L-0.02L×0.1mol/L×
=0.18mol,由SiHCl3+H2
Si+3HCl,可知参加反应SiHCl3为
=0.06mol,故SiHCl3的利用率为
×100%=93.34%,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93.34;
(6)检验溶液中含有H+、Cl-可以证明生成HCl,具体实验方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故答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1357K 1357K 1357K 1357K Si+3HCl,
故答案为:SiHCl33+H22
Si+3HCl;
(3)装置E的作用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还可以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防止倒吸;
(4)先通入氢气,排尽装置中空气,再加热石英管,提高原理利用率,反应完毕停止通氢气,其合理顺序为:②⑤①④③,
故答案为:②⑤①④③;
(5)滴定终点时,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
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的HCl与后加入HCl的物质的量之和,则生成HCl的物质的量=0.2L×1mol/L-0.02L×0.1mol/L×
=0.18mol,由SiHCl3+H2
Si+3HCl,可知参加反应SiHCl3为
=0.06mol,故SiHCl3的利用率为
×100%=93.34%,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93.34;
(6)检验溶液中含有H+、Cl-可以证明生成HCl,具体实验方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故答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1357K 1357K 1357K 1357K Si+3HCl;
(3)装置E的作用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还可以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防止倒吸;
(4)先通入氢气,排尽装置中空气,再加热石英管,提高原理利用率,反应完毕停止通氢气,其合理顺序为:②⑤①④③,
故答案为:②⑤①④③;
(5)滴定终点时,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
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的HCl与后加入HCl的物质的量之和,则生成HCl的物质的量=0.2L×1mol/L-0.02L×0.1mol/L×
=0.18mol,由SiHCl3+H2
Si+3HCl,可知参加反应SiHCl3为
=0.06mol,故SiHCl3的利用率为
×100%=93.34%,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93.34;
(6)检验溶液中含有H+、Cl-可以证明生成HCl,具体实验方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故答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200mL 20mL 200mL 200mL 200mL20mL 20mL 20mL=0.18mol,由SiHCl33+H22
Si+3HCl,可知参加反应SiHCl3为
=0.06mol,故SiHCl3的利用率为
×100%=93.34%,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93.34;
(6)检验溶液中含有H+、Cl-可以证明生成HCl,具体实验方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故答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1357K 1357K 1357K 1357K Si+3HCl,可知参加反应SiHCl33为
=0.06mol,故SiHCl3的利用率为
×100%=93.34%,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93.34;
(6)检验溶液中含有H+、Cl-可以证明生成HCl,具体实验方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故答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0.18mol 3 0.18mol 0.18mol 0.18mol3 3 3=0.06mol,故SiHCl33的利用率为
×100%=93.34%,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93.34;
(6)检验溶液中含有H+、Cl-可以证明生成HCl,具体实验方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故答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0.06mol×135.5g/mol 6.5mL×1.34g/mL 0.06mol×135.5g/mol 0.06mol×135.5g/mol 0.06mol×135.5g/mol6.5mL×1.34g/mL 6.5mL×1.34g/mL 6.5mL×1.34g/mL×100%=93.34%,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93.34;
(6)检验溶液中含有H++、Cl--可以证明生成HCl,具体实验方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故答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1)水浴加热,受热均匀,得到平稳的SiHCl33气流,
故答案为:受热均匀,得到平稳的SiHCl33气流;
(2)D中氢气与SiHCl33反应生成Si与HCl,反应方程式为:SiHCl33+H22
| ||
故答案为:SiHCl3+H2
| ||
(3)装置E的作用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还可以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防止倒吸;
(4)先通入氢气,排尽装置中空气,再加热石英管,提高原理利用率,反应完毕停止通氢气,其合理顺序为:②⑤①④③,
故答案为:②⑤①④③;
(5)滴定终点时,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
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的HCl与后加入HCl的物质的量之和,则生成HCl的物质的量=0.2L×1mol/L-0.02L×0.1mol/L×
200mL |
20mL |
| ||
0.18mol |
3 |
0.06mol×135.5g/mol |
6.5mL×1.34g/mL |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93.34;
(6)检验溶液中含有H+、Cl-可以证明生成HCl,具体实验方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故答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 ||
1357K |
. |
1357K |
. |
1357K |
. |
1357K |
. |
.
.
.
.
.故答案为:SiHCl33+H22
| ||
(3)装置E的作用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还可以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防止倒吸;
(4)先通入氢气,排尽装置中空气,再加热石英管,提高原理利用率,反应完毕停止通氢气,其合理顺序为:②⑤①④③,
故答案为:②⑤①④③;
(5)滴定终点时,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
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的HCl与后加入HCl的物质的量之和,则生成HCl的物质的量=0.2L×1mol/L-0.02L×0.1mol/L×
200mL |
20mL |
| ||
0.18mol |
3 |
0.06mol×135.5g/mol |
6.5mL×1.34g/mL |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93.34;
(6)检验溶液中含有H+、Cl-可以证明生成HCl,具体实验方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故答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 ||
1357K |
. |
1357K |
. |
1357K |
. |
1357K |
. |
.
.
.
.
.(3)装置E的作用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还可以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防止倒吸;
(4)先通入氢气,排尽装置中空气,再加热石英管,提高原理利用率,反应完毕停止通氢气,其合理顺序为:②⑤①④③,
故答案为:②⑤①④③;
(5)滴定终点时,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
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的HCl与后加入HCl的物质的量之和,则生成HCl的物质的量=0.2L×1mol/L-0.02L×0.1mol/L×
200mL |
20mL |
| ||
0.18mol |
3 |
0.06mol×135.5g/mol |
6.5mL×1.34g/mL |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93.34;
(6)检验溶液中含有H+、Cl-可以证明生成HCl,具体实验方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故答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200mL |
20mL |
| ||
0.18mol |
3 |
0.06mol×135.5g/mol |
6.5mL×1.34g/mL |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93.34;
(6)检验溶液中含有H+、Cl-可以证明生成HCl,具体实验方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故答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 ||
1357K |
. |
1357K |
. |
1357K |
. |
1357K |
. |
.
.
.
.
.0.18mol |
3 |
0.06mol×135.5g/mol |
6.5mL×1.34g/mL |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93.34;
(6)检验溶液中含有H+、Cl-可以证明生成HCl,具体实验方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故答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0.18mol |
3 |
0.06mol×135.5g/mol |
6.5mL×1.34g/mL |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93.34;
(6)检验溶液中含有H+、Cl-可以证明生成HCl,具体实验方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故答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0.06mol×135.5g/mol |
6.5mL×1.34g/mL |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93.34;
(6)检验溶液中含有H++、Cl--可以证明生成HCl,具体实验方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故答案为: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看了 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用SiH...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06全国卷I)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 2020-05-14 …
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 2020-05-14 …
(2006•浙江)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 2020-06-16 …
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装置的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将 2020-06-29 …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 2020-07-10 …
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问题:(1)A实验中若伸入红磷速度过慢,可导致的后果是.(2) 2020-07-25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2020-11-02 …
某日报有题为“学校化学实验室也是污染源”的报道,文章指出:全国数以万计的高校、中学的化学实验室每天都 2020-11-17 …
科学探究:(1)实验名称:酒精灯燃烧的探究(2)实验目的:①认识常用实验仪器:酒精灯及其用途、使用方 2020-12-10 …
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