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殆与余同  殆:危险

B.

故莫能 知   知:通“智”

C.

虽知而不能言  虽:虽然

D.

笑李渤之 也  陋:知识浅薄

(2)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郦元之所见闻

②言之不详

③夜泊绝壁之下

④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其用法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

A.

余自齐安 行适临汝。

B.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 泊绝壁之下。

C.

陋者乃以 斧斤 考击而求之

D.

事不 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4)

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选自《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说明了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B.

本文选自《石钟山记》,作者苏轼。说明了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C.

“叹郦元之简”与“笑李渤之陋”。表达了作者对此二人观点的否认和批评。

D.

本文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李渤的观点是错误的。同时对此二人都进行了讥讽,只不过对郦道元的讥讽是善意的罢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D;2.D;3.C;4.B;
看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刘湜,字子正,徐州彭城人。举进进士,为澶州观察推官,再调  2020-06-13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刘湜,字子正,徐州彭城人。举进士,为澶州观察推官,再调湖  2020-06-13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林兴祖,字宗起,福州罗源人。至正二年,登进士第;授承事郎,  2020-06-23 …

文言文阅读王邦瑞,字惟贤,宜阳人。早有器识。为诸生,山东盗起,上剿寇十四策于知府。正德十二年成进士  2020-06-29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2020-11-04 …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  2020-11-04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2020-11-13 …

选文阅读。(10分)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  2020-11-13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王曙,字晦叔,河南人。中进士第,知定海县。还,为群牧判官,  2020-11-23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王曙,字晦叔,河南人。中进士第,知定海县。还,为群牧判官,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