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何陋轩记明王守仁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

题目详情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 。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 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 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夷之人其好言恶詈 ,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 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 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 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 之曰 “何陋”,以信 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 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 詈:骂。 ④郁:阻滞。⑤ 莳:栽种。 ⑥信:伸张。

8 .请用斜线(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两处 )。( 2 分)

  

9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1 )人以为                 

2 )于是人之 吾轩者:             

3 )因 之曰 “何陋”:              

4 )记之以 来者:                  

10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断线句子的意思。( 3 分)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译文:                               

11 .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 4 分)

答:                                       

12 .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两文是如何体现“陋室不陋”的。( 4 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8 .就其地 ∕为轩∕以居予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停顿。 “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中,“就”“为”是动词,所以应在“为”之前停顿,“以”相当于“而”,解释为“来”,所以“以”之前也要停顿。

9 .( 1 )简陋(鄙陋)   ( 2 )到 ( 3 )命名( 4 )等候,等待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把握。完成时应联系课内文言文。比如,“陋”可以联系《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及”可以联系《郑人买履》中的“及市”,“名”可以联系《醉翁亭记》中的“名之者谁”,“俟”可以联系《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0 .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个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完成时,要抓住句中关键字词。比如“而”“旬”“安”。

11 . ①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②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百姓;③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④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完成。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可以知道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根据第二段最后一句,可以知道作者期待“君子”来夷地教化百姓。根据“然此无报于其质也”,可以知道该文还赞美夷人的美好品行。作者在条件艰苦的夷地居住而忘记了居住在夷地,可知此文和《陋室铭》一样,表达了作者安乐道的人生态度。

12. ①居住环境优美:刘禹锡居所苔痕碧草相映;王守仁住处竹木花草相伴;②生活情趣高雅:刘禹锡调素琴、阅金经;王守仁添置琴编图史;交往人物不俗:刘禹锡只与鸿儒交往;王守仁与游学读书人往来。    解析:此题同时考查对课内以及课外文言文内容的把握。《陋室铭》是从居住环境、生活情趣、交往人物等角度体现陋室不陋的,《何陋轩记》与其类似。

【附译文】

当初,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 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

  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看了 何陋轩记明王守仁昔孔子欲居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道定义判断题,希望得到详解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共同犯罪  2020-05-17 …

1.《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情怀.2.如:以籍贯地命名,如《柳河东集》作者,柳  2020-06-08 …

梁①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②,以布衣富侔国③,是必有  2020-06-19 …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汤曰:“予小子履⑴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⑵,简在帝心。朕  2020-06-28 …

《神宗驳诬》里的时相是谁?原文:元丰间,苏子瞻系大理狱.神宗本无意深罪子瞻,时相进呈,忽言苏轼于陛  2020-07-02 …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汤曰:“予小子履⑴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⑵,简在帝心。朕  2020-07-07 …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朕躬有罪,无以万方!应该是: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2020-07-07 …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桓公问治民于管子  2020-07-07 …

我国刑法[]A.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B.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  2020-11-06 …

广昌司训羊城李先生明之:笃学而好修者也.尝辟一轩,以为燕休之所.轩之前种竹数十个,庭中养二鹤,荫翠条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