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2007•石家庄一模)如图1所示“合成氨”的演示实验(夹持仪器均已省略).在Y形管的一侧用Zn粒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另一侧用NaNO2固体和NH4Cl饱和溶液反应制取N2,N2和H2混合后通过还原铁
题目详情
(2007•石家庄一模)如图1所示“合成氨”的演示实验(夹持仪器均已省略).在Y形管的一侧用Zn粒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另一侧用NaNO2固体和NH4Cl饱和溶液反应制取N2,N2和H2混合后通过还原铁粉来合成NH3,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酚酞试液中,若酚酞试液变红,则说明产生了氨气.
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和多次实验,得到了如下信息:
信息一:NaNO2固体和饱和NH4Cl溶液混合加热的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NaNO2+NH4Cl→NH4NO2+NaCl
②NH4NO2→NH3+HNO2
③2HNO2→N2O3+H2O
④2NH3+N2O3→2N2+3H2O
信息二:查阅资料,不同体积比的N2、H2 混合气体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合成氨,使酚酞试液变红所需要的时间如下: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Y形管左侧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铁粉撒在石棉绒上的目的是______.
(3)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认为,该实验中即使酚酞变红也不能说明N2和H2反应合成了NH3,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_,请你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你的理由______.欲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选用图2中的______装置连接在原装置中的______和______之间.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为尽快观察到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现象,应该控制N2和H2的体积比为______比较适宜;但该装置还难以实现此目的,原因是______.
(5)实验过程中通入试管C中的气体成分有______.

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和多次实验,得到了如下信息:
信息一:NaNO2固体和饱和NH4Cl溶液混合加热的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NaNO2+NH4Cl→NH4NO2+NaCl
②NH4NO2→NH3+HNO2
③2HNO2→N2O3+H2O
④2NH3+N2O3→2N2+3H2O
信息二:查阅资料,不同体积比的N2、H2 混合气体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合成氨,使酚酞试液变红所需要的时间如下:
N2和H2的体积比 | 5:1 | 3:1 | 1:1 | 1:3 | 1:5 |
酚酞变红色所需时间/min | 8~9 | 7~8 | 6~7 | 3~4 | 9~10 |
(1)Y形管左侧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铁粉撒在石棉绒上的目的是______.
(3)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认为,该实验中即使酚酞变红也不能说明N2和H2反应合成了NH3,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_,请你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你的理由______.欲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选用图2中的______装置连接在原装置中的______和______之间.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为尽快观察到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现象,应该控制N2和H2的体积比为______比较适宜;但该装置还难以实现此目的,原因是______.
(5)实验过程中通入试管C中的气体成分有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Y形管左侧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
(2)石棉绒的作用是增大混合气体与催化剂还原铁粉的接触面积,使反应进行得更充分;
故答案为:增大混合气体与催化剂还原铁粉的接触面积,使反应进行得更充分;
(3)课外小组的同学们认为,该实验中即使酚酞试液变红也不能说明N2和H2反应合成了NH3,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从分步反应可知,产生N2的过程中,有可能直接产生氨气,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你的理由:将NaNO2固体和饱和NH4Cl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酚酞试液,若酚酞试液变红,则说明理由成立;否则,说明理由不成立;欲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选用下图中的③装置连接在原装置中的A和B之间;
钴答案为:从分步反应可知,产生N2的过程中,有可能直接产生氨气.
将NaNO2固体和饱和NH4Cl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酚酞试液,若酚酞试液变红,则说明理由成立;否则,说明理由不成立. ③; A,B;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为尽快观察到酚酞变红的实验现象,依据化学反应定量关系,N2+3H2⇌2NH3,应该控制N2和H2的体积比为 1:3比较适宜;但该装置还难以实现此目的原因是无法控制通入B中N2和H2的体积比;
故答案为:体积比为 1:3比较适宜;无法控制通入B中N2和H2的体积比;
(5)实验过程中,依据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所以通入试管C中的气体成分有 NH3、N2、H2;
故答案为:NH3、N2、H2;
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
(2)石棉绒的作用是增大混合气体与催化剂还原铁粉的接触面积,使反应进行得更充分;
故答案为:增大混合气体与催化剂还原铁粉的接触面积,使反应进行得更充分;
(3)课外小组的同学们认为,该实验中即使酚酞试液变红也不能说明N2和H2反应合成了NH3,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从分步反应可知,产生N2的过程中,有可能直接产生氨气,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你的理由:将NaNO2固体和饱和NH4Cl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酚酞试液,若酚酞试液变红,则说明理由成立;否则,说明理由不成立;欲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选用下图中的③装置连接在原装置中的A和B之间;
钴答案为:从分步反应可知,产生N2的过程中,有可能直接产生氨气.
将NaNO2固体和饱和NH4Cl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酚酞试液,若酚酞试液变红,则说明理由成立;否则,说明理由不成立. ③; A,B;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为尽快观察到酚酞变红的实验现象,依据化学反应定量关系,N2+3H2⇌2NH3,应该控制N2和H2的体积比为 1:3比较适宜;但该装置还难以实现此目的原因是无法控制通入B中N2和H2的体积比;
故答案为:体积比为 1:3比较适宜;无法控制通入B中N2和H2的体积比;
(5)实验过程中,依据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所以通入试管C中的气体成分有 NH3、N2、H2;
故答案为:NH3、N2、H2;
看了(2007•石家庄一模)如图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帮我代入数字解答,S侧=chS侧=πdhS侧=2πrhS表=2πrh+πr²×2S表=πdh+π( 2020-04-12 …
由若干盆花组成的三角形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n>1)盆花,每个图案花盆总数是S:n=2 2020-05-13 …
可以参考的公式是:s[1]=a[1];s[n]=s[n-1]>=0?s[n-1]+a[n]:a[n 2020-05-14 …
1.对每个正整数n,用S(n)表示n的各位数字之和,那么有()个n使得n+S(n)+S(S(n)) 2020-05-21 …
已知a+b=1,ab=-1设S(1)=a+bS(2)=a²+b²S(3)=a三次方+b三次方S(n 2020-06-12 …
有一名旅行者进入一个两侧都是峭壁的山谷中,大喊一声后,经过2s听到一侧峭壁反射回来的回声,又经过3 2020-07-19 …
若S1=1,S(n+1)=3Sn+2求通项公式an这道题我是这样解的:当n=1时,a1=s1=1; 2020-07-20 …
有一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上方,如图所示,则通电螺线管()A.左侧为N极,a端为正极B.左侧为S极 2020-07-29 …
急:指出几种常见永磁体磁场磁感线分布A条形磁体,B蹄形磁体,C两个条形磁体,左边的条形磁体右侧为N极 2020-12-22 …
有一种如图所示的环形磁铁,磁极的分布有以下两种可能情况:①磁极呈横向分布,如图甲,外侧为N极,内侧为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