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中达是什么意思

题目详情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中达是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孟子“性善”之“性”具有以下两层含义:首先,“性”是人之为人的特性,在此意义上,“性”是一个接近于本性、本质的概念;其次,“性”作为人之为人的特性,进一步是指人内在具有的能动主体性.孟子所谓的“性善”,当然不仅是说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且进一步指人人皆有向善的内在能动的主体‘胜.孟子认为,这种向善的内在能动的主体性通过人的心理情感而显现出来.是从人的现实的心理情感展示出人的先在的向善之性,认为只要是人,就内在必然地具有向善的能力,因此说人之性善,即是说善与人的存在内在地合一,善并非是那个与恶相对的善,恶没有独立的来源.在此意义上,孟子把仁义之心看成是人的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人之“性善”是指仁义礼智之心是人内在必然具有的性向,这里的“必然”并不是自然决定论意义上的必然,而是价值意义上的必然,即作为人来说,这是人之为人的价值肯定.同样,说人之“性善”,也不是说“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道德完全的人”,而毋宁说,它只是为人的为善提供了充分的内在根据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源泉.依孟子自己所说,人之“性善”在于人有了为善之“本”,有了为善的能动性、自主性、自足性和方向性:“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隘子进而强调,“性善”不仅在于人先在地向善,而且在于现实地为善——存养自己的良心本心
看了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中达是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孔子训子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  2020-03-30 …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强调了什么样的学习观念?强  2020-06-04 …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2020-06-06 …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什么意思?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  2020-06-06 …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2020-06-06 …

论语十二章表达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的是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论语十  2020-06-10 …

徒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对曰:“好长剑.”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  2020-07-04 …

英语翻译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子曰:诗三百  2020-12-28 …

英语翻译“(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  2020-12-28 …

下面语段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请简要评析。(3分)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