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
题目详情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甲】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愤怒→___→___
(4)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___取胜,晏子主要是靠___取胜。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 ①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 | ___ | ②长跪而谢之: | ___ |
| ③晏子将使楚: | ___ | ④其实味不同: | ___ |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甲】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愤怒→___→___
(4)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___取胜,晏子主要是靠___取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易:交换
②句意: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谢:道歉
③句意:晏子将要出使楚国.使:出使
④句意: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实:果实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有:徒:光着
句意:平民的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撞地罢了.
②重点词有:熙:通“嬉”开玩笑
句意:圣人是不可同他开玩笑的,我这是在自讨没趣.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梳理情节,抓住管家词语.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回答.
答案:(1)易:交换 谢:道歉 使:出使 实:果实
(2)①平民的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撞地罢了.
②圣人是不可同他开玩笑的,我这是在自讨没趣.
(3)威胁 害怕(色挠)
(4)勇敢 智慧
①句意: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易:交换
②句意: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谢:道歉
③句意:晏子将要出使楚国.使:出使
④句意: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实:果实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有:徒:光着
句意:平民的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撞地罢了.
②重点词有:熙:通“嬉”开玩笑
句意:圣人是不可同他开玩笑的,我这是在自讨没趣.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梳理情节,抓住管家词语.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回答.
答案:(1)易:交换 谢:道歉 使:出使 实:果实
(2)①平民的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撞地罢了.
②圣人是不可同他开玩笑的,我这是在自讨没趣.
(3)威胁 害怕(色挠)
(4)勇敢 智慧
看了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李斯论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 2020-06-12 …
英语翻译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蜀.蜀王从万余人传猎褒后,卒见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筒遗蜀王, 2020-06-2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5题。李斯论(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 2020-07-01 …
一词多义一.以1.余船以次进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4.秦亦不以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5题。李斯论(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 2020-07-01 …
李斯论(节选)姚鼐(1)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 2020-07-0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 2020-07-02 …
唐雎不辱使命几个字词解释公亦尝闻天子之怒的亦字和亦免冠的亦字与臣而将四的与若士必怒的必 2020-07-0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③秦王色挠,长 2020-12-14 …
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秦王不说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D.虽千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