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
题目详情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甲】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愤怒→___→___
(4)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___取胜,晏子主要是靠___取胜。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 | ___ | ②长跪而谢之: | ___ |
③晏子将使楚: | ___ | ④其实味不同: | ___ |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甲】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愤怒→___→___
(4)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___取胜,晏子主要是靠___取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易:交换
②句意: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谢:道歉
③句意:晏子将要出使楚国.使:出使
④句意: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实:果实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有:徒:光着
句意:平民的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撞地罢了.
②重点词有:熙:通“嬉”开玩笑
句意:圣人是不可同他开玩笑的,我这是在自讨没趣.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梳理情节,抓住管家词语.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回答.
答案:(1)易:交换 谢:道歉 使:出使 实:果实
(2)①平民的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撞地罢了.
②圣人是不可同他开玩笑的,我这是在自讨没趣.
(3)威胁 害怕(色挠)
(4)勇敢 智慧
①句意: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易:交换
②句意: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谢:道歉
③句意:晏子将要出使楚国.使:出使
④句意: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实:果实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有:徒:光着
句意:平民的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撞地罢了.
②重点词有:熙:通“嬉”开玩笑
句意:圣人是不可同他开玩笑的,我这是在自讨没趣.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梳理情节,抓住管家词语.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回答.
答案:(1)易:交换 谢:道歉 使:出使 实:果实
(2)①平民的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撞地罢了.
②圣人是不可同他开玩笑的,我这是在自讨没趣.
(3)威胁 害怕(色挠)
(4)勇敢 智慧
看了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4•武汉模拟)《张丘建算经》卷上第22题--“女子织布”问题: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 2020-05-13 …
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意思是:“一 2020-06-13 …
《张丘建算经》卷上第22题——“女子织布”问题: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得快,而且每天增加的数 2020-06-16 …
以下带"$"的小题需步骤1.某织布厂有200名工人,一直每人每天织布30米,或利用所织布制衣4件, 2020-07-09 …
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A.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B.唐高祖— 2020-07-26 …
唐朝时对科举制的完善起过重要作用的几位帝王是①唐高祖②唐太宗③武则天④唐玄宗⑤唐高宗[]A.①③⑤ 2020-07-26 …
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提到“唐初诸帝时代”,诸帝主要指[]A.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B.唐太宗唐高宗唐中 2020-07-28 …
科举制诞生于何时?完善于何时?何时废除?(具体人)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忠武则天唐玄宗对科举制的贡献科举制 2020-11-11 …
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A.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B.唐高祖—— 2020-11-11 …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是唐代的两个治世,这两个治世出现时在位的皇帝是[]A.唐高祖唐太宗B. 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