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民族主体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以中华民族主体精神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民族主体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以中华民族主体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一直起着凝聚和维系中华各民族精神生命和力量的作用,是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屡经磨难而终不溃散,并能奋起振兴的最强大的动力。可以说,这是我们全部特色之中最大的特色,一切优势之中最突出的优势。
怎样去观察和判断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劣?首先要懂得 “ 文化 ” 是什么。文化的本质是 “ 人化和化人 ” ,即 “ 使人之为人 ” 的全部要素、过程和成果。按照这个本质来理解,毎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自己生存发展方式和过程的凝结,是民族主体生命历史的积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符号,这是一切民族文化的 “ 共色 ” ;而一种民族文化的 “ 特色 ” ,也是来自民族主体特有的生存发展条件和具体历史过程,就像每个语种的字体和发音都有自己的特征,是来自语言形成的独特历史一样。其 “ 特色 ” 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自然地、历史地形成的,因为它代表着民族的现实的、具体的个性。
一般说来,并非所有特色都一定是优点和优势;但是从根本上说,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核心的基本特色,与其民族主体的生命之间,却必然有一种本质上的、占绝对优势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因为, “ 我的文化就是我本身 ”—— 民族与民族文化存亡与共,荣辱相依。除非民族本身改变,或被消灭和取代了,否则这种联系是不会让位于其他文化的。在这层意义上,就可以说 “ 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特色 ” 了。
可见,文化上的所谓 “ 特色 ” 和 “ 优势 ” ,虽然看上去似乎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其实却是来自文化的主体性,来自文化与文化主体之间不可分离的联系。所以一般说来,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文化和文明,都具有自己的一定特色和优势。世界上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都应该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彼此都有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之处。
这样说是否抹煞了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之分?不是的。这个问题国际学术界讨论了很久,结论是:所谓民族文化的优劣或先进与落后之分,只应以民族主体自己的生存发展为尺度,看其是否能够为主体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源,而不能用一个民族的尺度去衡量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区分文化的 “ 优势 ” 与 “ 强势 ” 两个概念: “ 优势 ” 是指主体自身的条件, “ 强势 ” 则指对其他主体的态度。人类历史证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文化 “ 强势 ” ,总是以侵犯其他民族主体的权利为目标的。从长远看来,这种 “ 强势 ” 所代表的未必是某种先进文化的 “ 优质 ” 成份,相反倒常常是人类文化中的 “ 劣质 ” 成份。这一点正在为今天的人类所觉悟。
总之,离开了文化的主体性特质和尺度,就不能正确看待民族文化的特色长短和优劣得失。主体性的立场和思想方法,是我们在看待任何文化现象时都不能忽视的。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凝聚和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和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屡经磨难而终不溃散,并能奋起振兴。
B 、文化的本质是 “ 人化和化人 ” ,毎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凝结着这个民族自己生存发展方式和过程,积淀着这个民族主体生命的历史。
C 、民族文化既有 “ 共色 ” ,也有 “ 特色 ” , “ 共色 ” 表现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符号, “ 特色 ” 则表现为每个语种的字体和发音都有自己的特征。
D 、民族文化的 “ 特色 ” ,来自民族主体特有的生存发展条件和具体历史过程,它代表着民族的个性,因此,它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自然地、历史地形成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A 、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核心的基本特色就是它的优势所在,因为这种特色与其民族主体的生命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占绝对优势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
B 、民族与民族文化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可谓存亡与共,荣辱相依。从这层意义上可以说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特色。
C 、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来自文化的主体性,来自文化与文化主体之间不可分离的联系,虽然看上去似乎是通过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D 、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文化和文明,都具有自己的一定特色和优势,因此,世界上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都应该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交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彼此都有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之处,这和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的观点并不矛盾。
B 、判定民族文化的优劣,只应看其能否为民族主体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源,而不是用一个民族的标准去衡量另一个民族的文化。
C 、文化的优势与强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化强势并不代表其文化优势,因为帝国主义等的文化强势总是以侵犯其他民族主体的权利为目的。
D 、要从文化的主体性特质和尺度的视角来正确看待民族文化的特色长短和优劣得失,看待任何文化现象时应重视主体性的立场和思想方法。
1 C 2 D 3 C
凿壁偷光表现了匡衡什么精神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 2020-05-17 …
关于生词复现率的问题!一本书有15课,每课有4篇阅读,共60篇阅读,每篇阅读后都有生词.A法:本人要 2020-11-22 …
《读书的快与慢》阅读题传统读书主张熟读精思,细嚼慢咽。“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 2020-11-22 …
仿照示例,选取你熟悉的中外名著中的主人公,再写一句话精彩读书行,精彩了我的人生.精彩读书行,精彩了我 2020-11-26 …
关于读书我一直苦恼于阅读时的精读与泛读,分不清楚.比方说,一本《线代数学》(教科书),如何读它是泛读 2020-12-01 …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要体现了他有[]A.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无私奉献的精神C.顽强拼搏的进 2020-12-04 …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精读之外,还需要略读。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 2020-12-04 …
9.为建设“四个襄阳”,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襄阳市委、市政府决定 2020-12-04 …
为建设“四个襄阳”,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襄阳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 2020-12-04 …
阿尔法飞船上有两类精灵,一类精灵总是说谎,一类精灵从不说谎,每个精灵都知道其他精灵分别是什么类型,有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