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35分)。(一)(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
题目详情
阅读(35分)。
(一)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16分)
小题1:甲文作者 (朝代)著名诗人 乙文中的“先生”是指他的号 。(1.5分)
小题2:甲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 ) 。(2分)
小题3:解释加线的词语。(2分)
① 缘 : ② 俨然 :
③欣然 规 往 ④ 诣 太守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①渔人甚异之
②好读书,不求甚解
小题5: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3分)
小题6: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1.5分)
小题7:“乙文”中的“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3分)
小题8:请联系甲乙两文,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1分)
(一)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16分)
小题1:甲文作者 (朝代)著名诗人 乙文中的“先生”是指他的号 。(1.5分)
小题2:甲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 ) 。(2分)
小题3:解释加线的词语。(2分)
① 缘 : ② 俨然 :
③欣然 规 往 ④ 诣 太守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①渔人甚异之
②好读书,不求甚解
小题5: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3分)
小题6: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1.5分)
小题7:“乙文”中的“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3分)
小题8:请联系甲乙两文,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1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朝代 东晋 诗人 陶渊明 他的号 五柳先生 (1.5分)小题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小题3:①缘——沿着 ②俨然——整齐的样子③规——计划 ④诣——到、谒见 小题4:①渔人甚异之:渔人对此事感到非常诧异(奇怪)②好读书,不求甚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要求理解。 小题5: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 小题6:活动、穿戴、心情。 小题7: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小题8:“志”是 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小题1:
分 析:
甲文是选自《桃花源记》,作者是陶渊明,他是东晋诗人,由于他家旁边有五棵柳,所以,人们称他为“五柳先生”。
点评:
对文学常识的认知,关键在于平时学习的积累,在积累的同时,还要注意阶段性的分类、总结,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小题2:
分 析:
甲文为我们介绍了桃园中的“开阔的视野、肥沃的土地、优美的池塘、茂密的桑竹”等,让我们感受到了桃园的美好;同时还向我们介绍了桃园中的“老人、孩子”生活的非常开心,让我们感知到桃园的祥和和安乐。
点评:
概括文中表现桃园美好坏境以及安乐、祥和的社会坏境的句子,应该先通读文章,了解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出相应的内容即可。小题3:
分 析:
(1)缘,今义,缘故;古义,顺着、沿着。(2)俨,今义,严肃;古义,整齐。(3)规,今义,名词;古义,打算、计划。(4)根据语境,意思为“拜访、到、谒见”。
点评:
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小题4:
分 析:
翻译(1)句时,注意“甚是非常、很等意思,异是认为----诧异的意思,之代渔人看到的景象”。翻译(2)句时,注意“好是爱好的意思,甚是很、非常的意思,解是了解、理解的意思”。
点评: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小题5:
分 析:
文章在向读者介绍桃园美景的时候,运用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
点评:
对于成语的积累,关键在于平时学习的积累,在积累的同时,还要注意阶段性的分类、总结,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小题6:
分 析:
“其中往来种作”是从人们的活动来写的,“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是从人们的穿戴来写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从人们的快乐心情来写的。
点评:
分析文章的内容,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意,锁定相应的内容,分析出相应的内容即可。小题7:
分 析:
乙文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生活爱好、生活简朴”等,“思想性格”具体表现在“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生活爱好”具体表现在“好读书、性嗜酒”,“生活简朴”具体表现在“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点评:
分析文章的内容,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意,锁定相应的内容,分析出相应的内容即可。小题8:
分 析:
甲文表达的“志”是“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乙文表达的“志”是“不慕荣利、放荡不羁”。
点评:
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关键在于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还要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同时还要注意作者本人的生平经历等。
分 析:
甲文是选自《桃花源记》,作者是陶渊明,他是东晋诗人,由于他家旁边有五棵柳,所以,人们称他为“五柳先生”。
点评:
对文学常识的认知,关键在于平时学习的积累,在积累的同时,还要注意阶段性的分类、总结,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小题2:
分 析:
甲文为我们介绍了桃园中的“开阔的视野、肥沃的土地、优美的池塘、茂密的桑竹”等,让我们感受到了桃园的美好;同时还向我们介绍了桃园中的“老人、孩子”生活的非常开心,让我们感知到桃园的祥和和安乐。
点评:
概括文中表现桃园美好坏境以及安乐、祥和的社会坏境的句子,应该先通读文章,了解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出相应的内容即可。小题3:
分 析:
(1)缘,今义,缘故;古义,顺着、沿着。(2)俨,今义,严肃;古义,整齐。(3)规,今义,名词;古义,打算、计划。(4)根据语境,意思为“拜访、到、谒见”。
点评:
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小题4:
分 析:
翻译(1)句时,注意“甚是非常、很等意思,异是认为----诧异的意思,之代渔人看到的景象”。翻译(2)句时,注意“好是爱好的意思,甚是很、非常的意思,解是了解、理解的意思”。
点评: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小题5:
分 析:
文章在向读者介绍桃园美景的时候,运用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
点评:
对于成语的积累,关键在于平时学习的积累,在积累的同时,还要注意阶段性的分类、总结,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小题6:
分 析:
“其中往来种作”是从人们的活动来写的,“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是从人们的穿戴来写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从人们的快乐心情来写的。
点评:
分析文章的内容,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意,锁定相应的内容,分析出相应的内容即可。小题7:
分 析:
乙文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生活爱好、生活简朴”等,“思想性格”具体表现在“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生活爱好”具体表现在“好读书、性嗜酒”,“生活简朴”具体表现在“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点评:
分析文章的内容,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意,锁定相应的内容,分析出相应的内容即可。小题8:
分 析:
甲文表达的“志”是“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乙文表达的“志”是“不慕荣利、放荡不羁”。
点评:
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关键在于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还要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同时还要注意作者本人的生平经历等。
看了阅读(35分)。(一)(甲)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翻译:渔于池者,沉其网而左右靡之.网之缘,出水可寸许;缘愈狭,鱼之跃者愈多.有入者,有出者 2020-06-10 …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什么意思?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020-06-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 2020-06-2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 2020-07-04 …
岁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待其序是什么意思<<时文选粹>>南方出版社第6辑的代前言中的"岁月忽其不淹兮 2020-07-05 …
深虑论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 2020-11-03 …
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 2020-11-0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深虑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2020-11-03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来即我谋即:立即匪我愆期愆期:拖延时间B.日月忽其不淹兮忽 2020-11-0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 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