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齐宣王问曰:“汤放桀①,武王伐纣②,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①,武王伐纣②,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注①汤放桀: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暴虐无道。传说商汤灭夏后,把桀流放到南巢(据传在今安徽省巢县一带)。②武王伐纣:纣,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昏乱残暴。周武王起兵讨伐,灭掉商朝,纣自焚而死。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注 ①左衽,在左边开衣襟。“夷狄”习俗之一。②谅,信。这里指小信。③如:乃。 小题1: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3分)(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2:孔子为什么说管仲不死是“仁”的表现?(3分)(用自己的话回答)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小题:(6分)孟子认为,残暴之君,是独夫民贼,百姓可以诛杀他,取而代之。 小题:孔子以为管仲虽没有为主公死节,但他顺应形势,促进齐桓公联合诸侯,不使用武力而称霸,所以是仁者。 |
| 小题:据文意分析 小题:见译文 译文1: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些事吗?”孟子答道:“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问:“臣子杀他的君主。可以吗?”孟子说:“损害仁义的人叫做‘贼’。损害道义的人叫做‘残’。残贼全有的人称作独夫。(我)只听说诛杀了一个独夫商纣,没有听说臣子杀死了国君。 译文2:子路说:“齐桓公杀了他哥哥公子纠,召忽因此而自杀,但管仲却没有自杀。”接着又说:“管仲不能算是有仁德的人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召集各国诸侯合盟,不使用武力,这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管仲的仁德,这就是管仲的仁德。” |
看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 2020-05-20 …
比较阅读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一.[甲]故曰,域民不以封 2020-06-18 …
用“/”对下列文言句子断句。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 2020-06-29 …
《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 2020-07-25 …
《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 2020-07-25 …
《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 2020-07-25 …
《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 2020-07-25 …
孟子曰:“桀纣之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 2020-12-09 …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 2020-12-09 …
14.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