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民为贵,社稷(指国家)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众)民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民为贵,社稷(指国家)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众)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指皇帝)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孟子为实现这一关键因素的具体主张。(3分)
(2)材料二的观点被称为“天人感应”学说,据材料归纳董仲舒提出该学说的主要目的。(2分)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朱熹评判“爱民”、黄宗羲评判“天下之治乱”的标准。(2分)
(4)概括以上材料共同体现的儒家思想。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黄宗羲对这一思想的发展及其产生的政治背景。(6分)
统一的中国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材料一有人 2020-06-24 …
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为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11-10 …
材料一:如图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 2020-11-29 …
(26分)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 2020-12-01 …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捍卫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 2020-12-01 …
(12分)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捍卫中国共产 2020-12-01 …
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历朝重视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实践中明确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阅读下 2020-12-02 …
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为50%左右,而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 2020-12-02 …
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诞生150周年纪念日 2020-12-0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次战争是两个强盗般的大国集团为了瓜分殖民地,为了奴役其他民族,为了争夺国际市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