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统一的中国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材料一有人认为: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

题目详情
【统一的中国】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材料一 有人认为: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你认为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列举两点)
材料二 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曾有许多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甚至还取代了某些中原王朝,他们入主中原后在统治策略上都迅速地被中原化.
(2)第一个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是哪个游牧民族?哪一项地方行政制度最能体现其管理国家的“中原化”?
(3)满族建立的清王朝为加强我国西藏的管辖做出了突出贡献,依据史实,概括清朝管辖西藏的两种方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考查了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秦始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自秦统一以后,统一成了历史发展的主流.
(2)蒙古族,这支游牧民族在首领成吉思汗的带领下,东征西讨,很快统一大漠南北的草原.这个民族起先建立的国家的叫蒙古汗国,先消灭了西夏,然后南下与北宋联手消灭了女真族的国家--金.接着,蒙古人迅速跨过长江(之前已越过黄河、淮河,占领金的地域),消灭南宋,还越过南岭,建立了地域巨大的、完整统一的王朝--元.蒙古族是第一个在中国大地上建立完整统一王朝的游牧民族.行省制度是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后,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的一次重大创新,行省制度不但有利于元朝的中央集权,而且对日后的地方政治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行省制度的实施,最能体现其管理国家的“中原化”,既保证了中央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
(3)清朝时期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包括:清初,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他“达赖喇嘛”的称号;后来康熙的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称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雍正时期(1727年),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以此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1)秦始皇统一六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开创了我国历史新局面,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自秦统一以后,统一成了历史发展的主流.
(2)蒙古族;行省制度.
(3)清朝时期册封达赖和班禅,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由中央政府册封;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加强管理西藏.
看了 统一的中国中国是由56个民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是电饭煲原理电路图,其中R1为发热板电阻,阻值为60.5Ω,R2的阻值为544.5Ω.(1)试  2020-04-07 …

在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领略到了诗圣的爱国情怀.他在“生平第一首快诗”中以“”为发端,因“喜欲狂”遂  2020-06-09 …

如图中S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虚线a、b重合,根据平面镜成  2020-07-05 …

如图所示是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  2020-08-01 …

图示为某汽车启动时发动机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图中Pe为发动机的额定功率,若已知汽车在t2时刻之  2020-11-03 …

设轮船A有两个发动机,轮船B有四个发动机,如果半数或半数以上的发动机没有故障,轮船就能够安全航行,现  2020-11-19 …

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  2020-12-25 …

如图所示是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  2020-12-25 …

如图所示为某汽车启动时发动机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图中Pe为发动机的额定功率,若已知汽车的最大速  2021-01-04 …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新型光源.某同学为了探究LED的伏安特性曲线,他实验的实物示意图如题图甲所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