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段后面的题目。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段后面的题目。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小题1:下面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桂棹兮兰桨 ——桂树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 B击空明兮溯流光——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浮动着月光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C 渺渺兮于怀——我的心想得很远啊 D 望美人兮天一方——盼望美人啊,我们却天各一方。 小题2:下面前两句话比喻泛舟赤壁之乐,后两句话比喻洞箫和鸣之悲,对本体和喻体相似之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轻松愉快) B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超然脱俗) C 舞幽壑之潜蛟 (了无声形) D 泣孤舟之嫠妇 (孤寂悲切) 小题3: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点题,写泛舟赤壁的情景,主客乘舟,饮酒诵诗,如同离开人世,飞升仙境,写出了酒酣神迷时的幻觉。 B 第二段分为两层,第一层由“乐”引起,写饮酒之乐、扣舷而歌之乐;第二层写洞箫和鸣,其声缠绵悲哀,气氛由轻松而沉重,由愉快而抑郁。 C 这两段虽然不是文章的主体内容,但为全赋重心得主客对答部分创造了气氛,培养了情绪,做好了铺垫。例如,由洞箫的哀怨,引出对曹孟德的感伤,再引出苏子的宏论。而且,起篇之江、月,贯穿始终。 D 这篇抒情赋,既有“清风徐来”之类的整句,又有“于是饮酒乐甚”之类的散句,整齐和谐、自然流畅,二者兼备。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
|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略 |
看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段后面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静止在水平粗糙的物体,受到水平恒力的推力F1作用一段时间后,撤掉F1,物体滑行一段后停下来,总位移 2020-04-27 …
英语翻译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的鼻祖,他与其山水诗作在中国在中国诗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谢灵运的山水诗 2020-06-11 …
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段为粗糙水平面,BC段为一水平传送带,两段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1kg的物 2020-06-11 …
如甲图所示:AB段为粗糙斜面,BC段为光滑圆弧,CD段为粗糙水平面,且BC段圆弧分别与AB段斜面和 2020-06-20 …
如图所示,AB段为一与水平面成37°角的光滑斜面,BCDE段为一传送带,BC段水平、角CDE也为3 2020-06-30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明清诗话称盛唐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诗有 2020-07-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山水诗考略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 2020-07-28 …
有一只底面半径是3分米的圆柱形水桶里装了一些水,把一段底面半径为10厘米的圆柱形刚才完全浸入水中, 2020-07-31 …
下面段中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自从唐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把它当作()山水的论断。殊 2020-11-28 …
1.两小儿辨日中:1)我们从两个小孩中学到了什么?2)第四段与哪两段呼应3)第四段小孩子的判断是什么 2020-12-17 …